协调发展论

作品数:35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郭熙保李建国周维富王希群王文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成人教育》《求索》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学理性探析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5期64-76,共13页郭熙保 
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理论为制定工业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从思想脉络和发展规律角度探求该理论的动态演进和深层机理,以期推进对中国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工业化道路理论 工农业协调发展论 工业化发展战略论 
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学理性探析被引量:9
《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期19-33,共15页郭熙保 
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理论为制定工业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从思想脉络和发展规律角度探求该理论的动态演进和深层机理,以期推进对中国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工业化道路理论 工农业协调发展论 工业化发展战略论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论析被引量: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74-76,126,共4页张赫 赵金元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城市发展和农村的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使社会公共资源在城乡得到均衡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可以达到共...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统筹发展 
生态补偿的政策学理论基础与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被引量:17
《林业经济》2019年第9期3-15,40,共14页王前进 王希群 陆诗雷 郭保香 
国家林业局林业重大问题研究项目“长江经济带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区域补偿机制研究”(编号:Ly2017-326),“长江经济带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区域协网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编号:Ly2016-155)
林业和生态问题在中国得到党和政府的认识和重视,最终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得到一定解决,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社会分工论、和谐发展论是生态补偿的政策学理论基础,成为制定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的依据。...
关键词:生态补偿 政策学理论基础 社会分工论 协调发展论 理论突破 
求“进”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论
《四川省情》2017年第12期19-20,共2页 
主体功能区下区域协调发展新内涵 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从总体上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类功能区域,并明确了三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
关键词:协调发展论 主体功能区规划 区域协调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分工格局 协调问题 区域发展 
协调发展论被引量:1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80-82,共3页孙浚铭 
协调发展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理念为解决现代中国发展中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在...
关键词:协调发展 规律 全面 
中国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论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梅立润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文明创建活动研究"(编号:[2014]WT017)的阶段性成果
糅合了现实回应与战略布局双重考量以及获得了确认与正名的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在中国具备强劲的推进可能性。中国两个文明非协调发展主要归因于中国地方政治层面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序化格局,这种差序化格局的形...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 协调发展 国家治理 
变革时代我国民族关系协调发展论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宋鑫华 周玉琴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运作的特殊路径选择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C850033)的阶段性成果;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利益分化视角下西北地区农村基层政治秩序和谐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HDW2011JC024);创新团队项目"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G6111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的急剧变革,对西部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现代社会变革呼唤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应从营造良性的宏观环境和建构高效的具体治理模式出发,构建...
关键词:社会变革 西部民族关系 协调发展 
重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析
《大家》2012年第4期300-300,共1页周良凤 
一、重庆产业结构特点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诸多产业群。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2.44亿...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重庆经济 重庆区域经济 产业增加值 支柱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重庆市 摩托车 高等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论析被引量:3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7-9,共3页何爱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传统教育的局限性等都昭示出,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必然性。而为寻求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应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分类推进、加强领导...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 各类教育 协调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