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火药

作品数:40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伟康赵青威洪东升张相宜钟赣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健康》《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家庭医学(上半月)》《中国中药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便秘 别只会吃泻火药
《中医健康养生》2024年第12期46-48,共3页吴若男 
火锅、烧烤和奶茶等高热量食物充斥着现代人的饮食生活,加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朝九晚九”的工作压力等多种原因,使便秘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可见于各年龄段的人群。
关键词:饮食生活 高热量食物 消化系统疾病 奶茶 不良生活习惯 火锅 烧烤 便秘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婚育与健康》2020年第11期24-25,共2页牛凤景 刘诗伟 王辰宇 
患者为女性,49岁,2020年2月15日就诊,口腔黏膜出现数个溃疡,伴灼热疼痛3个月,加重7天。患者口疮发病前因情志不遂,引起长期闷闷不乐,于2019年11月8日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口腔黏膜、两颊、上颚、口唇、舌体等处溃疡,大小深浅不一,周围有红...
关键词:灼热疼痛 情志不遂 知柏地黄汤 清热泻火药 西瓜霜 导赤散 锡类散 口腔溃疡 
栀子外用有良效
《养生月刊》2020年第10期882-883,共2页王延群 
栀子又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等,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传统中药,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亦为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秋季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
关键词:清热泻火药 茜草科植物 黄栀子 山栀子 清热药 药食两用 传统中药 黄果树 
口舌生疮有口气,吃“泻火药”管用吗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9年第6期30-31,共2页翁淑贤 
眼下气温回升很快,晴天时气温屡破30℃,直接进入夏天模式。虽然不时到来的大雨会压一压气温,但大雨过后湿热交蒸,身体一时适应不过来确实容易出状况,比如口舌生疮、口气难闻等,这种时节更易加重。口舌生疮,也就是所谓的口腔溃疡,很多人...
关键词:单纯性 牙周病 口腔溃疡 口舌生疮 泻火药 脾胃湿热 脏腑功能 中医师 鸡骨草 肠胃系统 涌泉穴 
清热解毒药种类多 功效主治各有所长
《健康生活》2018年第11期46-46,共1页郑金美 
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很多人马上想到吃点清热解毒药。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五类: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清热燥湿药,性偏苦燥清泄,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等证;...
关键词:清热解毒药 功效主治 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 种类 所长 清虚热药 清热泻火药 
秋冬“上火”慎“清火”
《大众医学》2017年第11期62-62,共1页方泓 
慎用“泻火药”按脏腑开窍,中医将目赤肿痛、眼屎分泌增多、脾气急躁称为“肝火”;鼻干、气喘、咽痛、干咳、痰黄黏稠等称为“肺火”;口舌生疮、心烦梦多、小便黄、尿痛、口渴等称为“心火”;
关键词:“上火” 清火 目赤肿痛 脾气急躁 口舌生疮 泻火药 
切莫轻视口腔溃疡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7年第8期36-37,共2页黎淑贞 
口腔溃疡可不止“上火”这么简单 市民黄先生近来口腔溃疡很严重。开始以为是上火导致的.但吃了不少泻火药.溃疡不仅没好.反而加重了、“原来只有一处.现在嘴巴里有好几处,连舌头上都有了。”黄先生欲哭无泪。
关键词:口腔溃疡 “上火” 泻火药 
舌痛不能光靠清火
《饮食保健》2017年第15期39-39,共1页朱欣佚 
56岁的张女士最近被舌痛折磨得够呛,舌头好像着火一般烧灼、疼痛、她以为是“上火”了,想当然地采取“清火”的办法,又是吃苦瓜、绿豆,又是用菊花、莲子芯泡茶,还吃了黄连上清丸、一清胶裳等清热泻火药,结果,舌痛症状非但禾缓解...
关键词:舌痛 清火 黄连上清丸 清热泻火药 “上火” 食欲减退 腹胀腹痛 莲子芯 
石膏·龙骨·龙角·龙齿
《家庭用药》2017年第6期34-35,共2页朱抗美 朱新革 
石膏的用途相当广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用石膏使豆浆凝结成豆腐,农民们很早就知道用石膏改良碱性土壤,水泥工业用石膏为掺料,现代人接触最多的是形形色色的石膏塑像,而中医药学则把石膏作为一剂清热泻火药。
关键词:石膏 龙齿 龙骨 清热泻火药 中医药学 工业用 现代人 
清热泻火药多糖多酚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广州化工》2016年第19期78-79,104,共3页王文英 张海容 
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院政字2015-99);忻州师范学院应用化学创新实践基地(2013-31)
实验测定了清热泻火药栀子、芦根、天花粉、知母、淡竹叶、夏枯草中多糖、多酚含量,同时用DPPH法测定了中药提取液的抗氧化性作用。结果表明多糖含量次序为:知母(44.80%)>芦根(21.47%)>栀子(16.36%)>淡竹叶(11.62%)>夏枯草(11.04%)>天花...
关键词:清热泻火中药 多糖 多酚 抗氧化性 DPPH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