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据性

作品数:606被引量:160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二占张保培王艾录曾利沙林正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盐城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及物构式多义派生与理据
《花溪》2023年第18期0101-0103,共3页李博偲 
本文采用了构式理论的研究方法,首先讨论了双及物构式的四种句式,分析其语义特征,其次对于双及物构式的核心意义进行规定,最后对于双及物构式的不同语义类型进行分类,讨论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派生关系。
关键词: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多义性 理据性 
符号任意性的本质意义与局限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3期0193-0195,共3页卢浩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所引起的争议历来困惑着语言学家,从语言内部本体角度和语言起源角度分析任意性原则即可发现这一原则的薄弱性和片面性,研究发现在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着象似理据,任意性在语言发展的任何自然时期都不成立,论证任意性...
关键词:符号任意性 理据性 共时研究 参考系 
基于《山海经》神怪形象的传播符号学研究被引量:2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21-27,共7页康亚飞 
《山海经》作为"古之奇书",因内容丰富而被人熟知。本文以《山海经》中的神怪形象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物符号化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先民崇拜的神怪形象多来自鸟兽等自然之物,它们是现实世界中的产物,经由人们"双轴操作"被纳入到了...
关键词:山海经 符号 双轴操作 理据性 
中国古代人名的理据考察与时代特征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期0298-0298,共1页冯歌迪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具有理据的,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理据关系。人名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往往寄予了个人的理想与希望,也留存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风俗时尚以及伦理道德等。本文以时间为轴,探索中国古...
关键词:人名 理据性 时代特征 古代 
“咸通十哲”新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485-489,共5页赵敏 
"咸通十哲"以"十哲"为关键能指来反向建构并封存这一能指结构的意义,"十哲"具有丰富的互文性。"咸通十哲"整个能指结构链都缺乏相应的确定性和理据性,都与常规所指断裂,使得这一语符充满了反讽意义。"咸通十哲"不是一个诗派,缺乏成派的...
关键词:咸通十哲 能指结构 理据性 诗派 占位 
元杂剧人物命名的象似性与理据性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4年第11期102-106,共5页许秋华 
元杂剧的人物命名体现了汉语的理据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象似性是指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的相似关系,元杂剧人物命名的象似性特征表现为:在人名用字的书写形式上具有图示象似特征,在语音形式具有谐音象似特征以及隐喻的使用三个方面。...
关键词:元杂剧 人物命名 象似性 理据性 隐喻 转喻 
从荀子《正名》篇中的“约定俗成”谈“名”与“实”之间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的辨证关系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72-75,共4页刘书芬 
荀子《正名》篇中用"约定俗成"来说明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但一般都认为"约定俗成"表示名、实之间的任意性,其实它不但表现了名与实之间的任意性,同时也体现了名与实之间的理据性,是任意性与理据性的辨证统一。
关键词:约定俗成 任意性 理据性 
否定:一个禅宗诗学的核心命题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孙金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23)
禅诗的成立,源自禅与诗相同的否定语言理据性的"无理而妙"。同时,它需要在否定诗语陌生化的克制叙述中不存机心、生发禅意。这种否定式的语言运作方式及美学追求,既可为当下在"反讽"中日渐疲劳的中国汉语先锋诗写提供参考,又为禅诗的现...
关键词:禅诗 否定 理据性 克制叙述 符号自指 
浅析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38-39,共2页冯艳艳 
关于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语言到底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或者两性并存?本研究对言语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进行了概念阐释并给出例证证明,最后廓清理据性与任意性的作用层面。
关键词:理据性 任意性 符号 
文学艺术当然是符号:再论索绪尔的局限——兼与陈炎先生商榷被引量:10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38-144,156,共8页唐小林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当代文学经典问题的符号学研究"(SC11A005)的阶段性成果
陈炎先生从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理论出发,认为文学艺术之能指和所指不具规约性,因而不是符号。事实上,规约性或非理据性并非判断符号的唯一标准,非规约性或理据性符号大量存在,文学艺术就是理据性符号。这充分反映了索绪尔符号理论,在处理...
关键词:文学艺术 符号学 索绪尔 理据性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