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据性

作品数:606被引量:160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二占张保培王艾录曾利沙林正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盐城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堪舆符号的理据性与理据性上升过程被引量:2
《丝绸之路》2019年第4期88-93,共6页王雨馨 
堪舆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携带着丰富的意义,本文以研究意义的符号学为切人点,分析堪舆文化符号与对象之间的理据性,包括像似性和指示性。堪舆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初堪舆是先民们对于环境选择的经验总结,后期逐渐演变成为一...
关键词:堪舆 符号学 理据性 理据性上升 
摩尔与国王--维特根斯坦论“世界图像”的无理据性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18年第5期108-117,161,共11页S.马耶夏克 季文娜 
本译文系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维特根斯坦数学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6BZX072)、2016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与哲学践行研究”(项目编号:TJZX16-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论确定性》第92码段中的一场思想实验中,维特根斯坦虚构了一个国王,国王除了被告知其出生的时候即为世界开端以外从未被告知任何事情,国王因而会相信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事情。但我们能否阐明我们与国王不同的信念间谁的是正确...
关键词:思想实验 世界图像 文化相对论 
汉字的类化现象
《新作文(教研)》2018年第8期0231-0232,共2页王倩 
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为了表意明确,方便书写和便于记忆,根据从俗从简的经济性原则,其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类化现象,包括声旁类化、形旁类化,可以说汉字的类化是汉字走向简化、整齐化、符号化的重要手段,贯穿汉字发展过程的...
关键词:类化 原因 理据性 影响 
“四端”之心——孟子对德性理据性的追问被引量:6
《现代哲学》2018年第2期132-140,共9页匡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早期儒家的‘为己之学’"(16FZX003);孟子研究院课题"孟子的学说和心灵之道及公共生活:历史;语境和当代开展"
孟子对"四端"之心的思考,是为德性与人性的成就寻求一个最终的理据性支持。孟子言性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努力将原本表示与生俱来之禀赋的"性",转化为抽象的对于人之应是的回答,此回答呈现在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中而不表现为某种预先确定的...
关键词:四端之心 为己之学 善端 
佛教密宗曼荼罗符号话语的谱系学考察被引量:1
《民族学刊》2018年第1期62-67,122-125,共10页徐小霞 赵毅衡 
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文化表意系统的符号学研究"(项目编号:sk2015-53);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123)阶段性成果
曼荼罗是佛教密宗极为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文化符号。通过对密宗的曼荼罗符号"去自然化",并从话语分析角度入手,对"曼荼罗"概念进行谱系学考察,分析发现冠以"曼荼罗"事物的命名实际是一种话语实践,一个纠缠着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修辞、知识...
关键词:曼荼罗 密宗 像似符号 理据性 
从天地到人伦——四柱禄命中的符号及其理据性上升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12年第3期107-114,共8页兰兴 
中国传统术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非常独特且富有魅力的一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当做封建迷信而被学术界忽视,而在学术风气日渐开明的今天,挖掘术数文化自身以及背后所包含的内容显得非常有必要。四柱禄命法作为中国传统术数...
关键词:符号 术数 四柱 理据性 
词汇理据产生的认知机制与词汇教学
《文学教育》2011年第10期68-71,共4页姚尧 张攀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出发,解释词汇理据产生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理据性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 词汇教学 
试析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关系
《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24期156-157,共2页张海涛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界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受到了很多理据论者的挑战。关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前人有很多论述,但各家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所以争论比较混乱,笔者试就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谈一...
关键词:索绪尔 任意性 理据性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二重性被引量:1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166-167,共2页欧阳倍祥 
关于语言符号的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该理论涉及语言符号的双重性质:语言符号既是任意的、非理性的又是理据的、可论证的;既是稳定不变的又是动态变化的。语言系统的构建是语言符号之间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相互作用的...
关键词:任意性 理据性 不变性 可变性 组合关系 联想关系 
汉字的益智功能
《思维与智慧》1999年第8期7-8,共2页吴国升 
美国科学家发现,中国人的智商明显高于欧美人和日本人,经研究,认为与中国人学习和使用汉字有关;日本教育家发现,三岁的幼儿根本无法记住日文中的假名,却容易记住表示他们所知道的事物的汉字。大量的研究资料均表明,与其它拼音文...
关键词:认读汉字 拼音文字 综合思维 直观思维 思维活动 意象思维能力 理据性 创造性思维 自然万物 创造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