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寄托

作品数:4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非贺绍俊刘富伟张绮曼何雨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集美大学沈阳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商人》《文物鉴定与鉴赏》《北方文学(中)》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沿着“诗”的台阶拾级而上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8期65-67,共3页郭剑波 
诗,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寄托。诗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把不同时空的人、物用情感链拴在一起,让人们读懂过去、当下和未来。诗,是一颗精美的宝石,把我的教师生涯照得通透、明亮、斑斓。教师从“混沌之师”到“明白之师”...
关键词:教师生涯 理想寄托 不同时空 
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反映着人类社会的信仰和理想寄托被引量:3
《设计》2022年第16期7-10,共4页张绮曼 
《设计》:请您介绍一下创建环境艺术系的背景以及这门学科的价值?张绮曼:1987年,我通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向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艺术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申请,得到了高教部的批准。环境艺术设计不同于环境工程设计,这个名称很准确的...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 张绮曼 艺术创作 高教部 艺术系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类 
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消磊块愁--从婴宁形象的深化看作者的理想寄托
《采写编》2022年第2期154-155,共2页刘赛男 
婴宁以其笑,在《聊斋志异》里别具一格。她笑得娇美、艳丽、天真、无邪。婴宁的笑是蒲翁的人生理想,婴宁总是在笑,她的笑看似痴憨,然而这痴这憨却绝不是表示贬义的痴憨,而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痴似憨的自然纯真。婴宁从笑到不笑的变化是...
关键词:婴宁  痴憨 变化 
自然与人类——阿克拉姆·俾路支与贝特朗·巴龙的艺术对话
《亚太艺术》2021年第1期45-48,共4页严蔚慈 
2017年,在巴基斯坦驻法国使馆的支持下,法国画家贝特朗·巴龙与巴基斯坦艺术家阿克拉姆·俾路支在巴黎举办了名为“自然与人类”的画展。阿克拉姆是巴基斯坦著名的当代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早在大学期间,...
关键词:肖像作品 克拉姆 当代画家 俾路支 巴基斯坦 贝特朗 传统服装 理想寄托 
母亲的心愿
《中国书法》2021年第3期157-159,共3页樊利杰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瘦瘦的、弱弱的,一头如墨的黑发自始至终伴随着她,似乎找不到岁月的痕迹。母亲是个细腻的人,我们成长中有一点点情绪波动,她都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得到,然后用她的方式引导我们。细腻的人往往敏感,她能从旁人的言语中听...
关键词:理想寄托 弦外之音 情绪波动 珍惜生命 母亲 
略论苏轼的美食情结与理想寄托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74-75,共2页苏晓虹 
2018年广东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GD18CZW03).
苏轼的艺术成就广泛,是一位全能的文学家。他不仅在诗词歌赋上造诣极深,还对美食有浓厚的兴趣,在美食方面出类拔萃,贡献极大。通过苏轼"美食家"头衔地光环,去分析、揭示一生以政事和文学为志业的苏轼,从苏轼的美食爱好和成果中发现苏轼...
关键词:苏轼 美食情结 理想寄托 积极入世 
欧阳修《南歌子》中新嫁娘形象品读
《今古文创》2020年第2期47-48,共2页赵征 
欧阳修的词作中塑造了一批至情至性、大胆开放、不受封建礼俗制约的女性形象,以《南歌子》中的新嫁娘为代表。笔者从三个角度解读《南歌子》中的新嫁娘形象,认为这是一个有外在审美追求与内在修养,一个最解风情又妩媚,一个表现乖巧实则...
关键词:欧阳修 南歌子 新嫁娘 女性形象 理想寄托 
浅析川端康成和沈从文笔下少女形象的理想寄托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3期29-30,共2页张硕 
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家创作小说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沈从文与川端康成两位作家创作中少女形象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作者在创作时人物形象上的理想寄托。其中,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与《长河》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两...
关键词:川端康成 沈从文 少女形象 理想寄托 
汉代《诗经》与女教的互构:现实塑形与理想寄托
《唐都学刊》2019年第5期23-28,共6页成倩 
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战国中后期《诗》学分流与不同女教观的生成研究”(201803067)成果
在传统经学体系中,《诗经·国风》情诗恋歌被赋予女教化阐释。汉人将《诗》女教思想用于现实伦理改造,始于权力最顶层的朝臣、妃嫔、皇帝,通过推举传播、学习践行及制度落实等方式,层层推进《诗经》的女教塑形,经由自上而下的教化影响,...
关键词:汉代 《诗经》 郑玄 女教 
理想寄托下的希望之梦——解读“临川四梦”中汤显祖的政治思想被引量:2
《戏剧文学》2018年第11期111-117,共7页何雨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通过对虚幻梦境的描写,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前二梦"是他早期政治观念的表达,尽管也有对黑暗的揭露,但更多的是对实现美政理想的渴望。"后二梦"是他晚年政治思想的体现,对政治更多的是批判与讽刺,这种转变与汤显祖...
关键词:临川四梦 理想 希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