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思想

作品数:636被引量:5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史革新林家骊解光宇蔡方鹿何孝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哲学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理学思想包容性的多维展现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李祥翔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1JZD018)的阶段性成果。
理学思想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点可以通过本体论、认识论、工夫论、境界论和治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展现出来。通过提出“理一分殊”,理学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索了事物何以存在差异性,强调了包容性对于人类生活的必然性、必要性。在诠释“...
关键词:理学 中华文明 包容性 
朱学抑或陆学:宋濂理学思想新论被引量:3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5期68-76,共9页王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山学派理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BZX076)阶段性成果。
宋濂不只是文人、史学家,更是以继承孔、孟、周、程、张、朱一系道统为己任的真儒,他有精深的理学思想。宋濂的学缘师承可上溯金华朱子学和吕学,他的理学集中体现在《三问对》中,该著作对理气、太极阴阳及仁说进行较系统阐述,深受朱子...
关键词:宋濂 金华之学 《三问对》 朱子学 
书讯:《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毕游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9万字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3期80-80,共1页
本书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通过对朱熹、陆九渊和王守仁三者思想的比较分析,对理学从朱学时代到王学时代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探讨和概括。本书认为,理范畴存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内在矛盾,理学的发展正是解决这一内在矛盾的过程,...
关键词:王守仁 陆九渊 理学思想 理性认知 道德本体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 内在矛盾 
范浚的理学思想及其时代意义被引量:4
《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2期82-91,共10页张剑 
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社科规划课题"宋代范浚及其家族研究"阶段性成果
宋儒范浚的理学思想涉及心性论、工夫论和宇宙论。其心性论提出"性命心仁无二"、"止而觉"谓仁、"天下一性"等观点,近陆王而与程朱一派有所分别;其工夫论提出诚与不欺、思与敬、慎独与自牧、知耻有悔、学与养等存心、尽心、尽性的观点,...
关键词:范浚 理学思想 时代意义 
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被引量:4
《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80-86,共7页刘京菊 
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
关键词:杨时 洛学 闽学 
论高攀龙的理学思想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4期81-85,共5页何孝荣 
高攀龙(1562~1626),字存之,号景逸,明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 无锡市)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作为东林党的首领之一,高攀龙既是明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他的理学思想宗奉程、朱,兼采陆、王,以...
关键词:高攀龙 理学思想 朱理学 东林书院 明后期 宋明理学 东林党 顾宪成 思想史 中国古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