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明

作品数:442被引量:28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善民韩晗吴丽艳王玉宝张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乡村少女遭遇都市文明--论《哦,香雪》中的欲望书写兼及沈从文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吴卓颖 刘泰然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图关系视域下的沈从文研究”(21BZW126)研究成果。
铁凝的《哦,香雪》从1982年创作到现在,因其敏锐把握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转型期的集体想象,并将其外化为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形式,甫一出场就走上了经典化的道路。最初,读者和评论者从这个作品中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伤痕文学”“...
关键词:《哦 香雪》 都市文明 反思文学 性气质 欲望书写 伤痕文学 集体想象 铁凝 
舞蹈背后释放的火焰——在“午夜”和“探戈”的意象剖析中解读徐坤《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
《魅力湖南》2024年第2期0049-0051,共3页何昕璐 
“午夜”和“探戈”在小说中具有多重隐喻,分别指涉小说都市文明病和女性追求主导权的两个基本主题。都市文明对人的异化表现贯穿全文叙事过程,作者特定的旁观者群众视角、辛辣讽刺的叙事语气和探戈舞蹈的背景设置别具特色,大大增加了...
关键词:“午夜” “探戈” 都市文明 徐坤 
加速时代的时间体验与诗学呈现——中国新诗中的“钟表”书写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208-215,共8页马春光 
机械钟表在现代中国的广泛普及,预示着严格遵循钟表时间的加速时代的到来。中国新诗围绕钟表展开了丰富的书写:"机械钟"取代"自然钟"成为现代诗时间表述的基本词汇,改变了中国诗歌的语言机制和诗性思维;钟表加剧了现代人的时间焦虑,成...
关键词:钟表 时间体验 加速 都市文明 多元时间 
大历史文化观下北京城市历史的非虚构言说--评邱华栋的《北京传》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3期144-149,共6页鲁畅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土文明到都市文明,这个进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呈现进步性与现代性的重要发展成就的核心标志之一。从文化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国与城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古代都城是一个所谓国家和地域邦国的缩...
关键词:乡土文明 都市文明 邱华栋 历史文化观 非虚构 中国首都北京 古代都城 都市发展 
都市文明、力量呈示与机械礼赞--论锺鼎文早期诗作的未来主义向度
《华文文学》2021年第2期11-21,共11页李朝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抗战时期沦陷区新诗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YJA751012。
作为台湾诗坛耆宿的锺鼎文,向为学界所关注,然番草(诗人早期笔名)时期的诗歌却一直乏人问津、鲜有整理。史料表明,锺鼎文是由倾向于未来主义的"狂飙社"诗人高歌荐入文坛的,在未来主义思潮的裹挟下,受马雅可夫斯基、马里内蒂等人之沾溉...
关键词:锺鼎文 新诗 未来主义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自然观——以《水仙花》和《西风颂》为例被引量:1
《新阅读》2021年第4期49-51,共3页黄辉辉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英国文学中文化危机的伦理表征研究”(项目编号:2019BWX004)。
浪漫主义思潮形成于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一方面,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激发了自由主义的思潮;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幻灭又促使人们寻求新的精神慰藉。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大英帝国的扩张及科技的...
关键词:都市文明 浪漫主义思潮 《西风颂》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英国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 精神慰藉 《水仙花》 
囚困在乡土与都市之间——重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20年第5期132-136,共5页张红翠 庞芮 
1940年,经受都市文明洗礼的萧红,以30年饱经苦难的生命之眼反观来时路,追叙故乡人事物,书写静默的呼兰河,是为《呼兰河传》,一年多后,萧红离世。尽管萧红的死是个意外,但我们依然可以认定《呼兰河传》是萧红生命临终仪式的表达,是她"在...
关键词:《呼兰河传》 文学史研究 都市文明 萧红 来时路 故乡人 呼兰河 追叙 
在都市文明中回望精神原乡——论施蛰存小说的城乡二元书写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23-26,共4页金莹莹 
施蛰存是"海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都市小说为主,但是在都市小说中不乏诸多的乡土叙述。借助这些叙述,他建构了一个诗意的原乡故土世界。然而,小说没有沉迷诗意乡土的建构,而是呈现了在都市文明冲击下乡土世界的瓦解和在此过程...
关键词:施蛰存 都市文明 精神原乡 二元书写 “无根感” 
“千人一面”的中国城市
《党员生活(湖北)》2019年第17期19-19,共1页曹徒南 
在一波波城市化浪潮中,我们多年积累的城市记忆渐渐消散“我们把660个城市基本变成一个样子,只用了20年时间,这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悲剧,也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作家冯骥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随着以城市化为依托的现代都市文明摧枯...
关键词:城市化 中国人 城市记忆 城镇形态 都市文明 己文化 冯骥才 成一 
论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呼唤
《海外文摘》2019年第7期14-16,共3页刘红霞 
对自然人性的剖析是沈从文小说最大的特征,也是沈从文个人生活理想的充分展现。本文通过沈从文都市和湘西两大类小说的对比,揭示出沈从文希望用湘西原始、古朴、自然、优美的人性,来共建造现代都市文明的文学愿望。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 湘西生活 都市文明 自然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