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观

作品数:51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聂运伟周洁魏萍宋宝萍贾钢涛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外语研究》《中国地名》《中国电视(纪录)》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历史文化观目标导向的学校武术教学创新路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1期75-77,123,共4页徐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课题(NO.22TB008)。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武术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历史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本文...
关键词:武术教学 课程思政 历史文化观 武学经典 
古装历史剧《清平乐》中的文化价值建构与传播
《东方艺术》2022年第6期100-105,共6页柏愔 
2020年由正午阳光公司制作的古装历史题材剧《清平乐》,以宋仁宗为纽带串连起众多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在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尝试。该剧在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等国...
关键词:戏剧奖 古装历史剧 历史题材剧 探索尝试 中华文化精神 历史文化观 建构与传播 全球华人 
辛安亭教育学术研究及其特点述评被引量:1
《教育史研究》2022年第4期66-79,共14页卫春回 
辛安亭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青少年通俗读物作家。从辛安亭的生平简介、教材编写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教育学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可见,辛安亭的教育学术研究及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辛安亭在22年教材编写生涯中...
关键词:辛安亭 教材编写研究 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的历史文化观 
大历史文化观下北京城市历史的非虚构言说--评邱华栋的《北京传》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3期144-149,共6页鲁畅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土文明到都市文明,这个进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呈现进步性与现代性的重要发展成就的核心标志之一。从文化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国与城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古代都城是一个所谓国家和地域邦国的缩...
关键词:乡土文明 都市文明 邱华栋 历史文化观 非虚构 中国首都北京 古代都城 都市发展 
重返20世纪中国文学现场的视角与路径——评《“先锋”与“民间”:20世纪中国文学话语研究》
《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第10期123-125,共3页任诗盈 
“话语”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知识谱系学”理论的关键词,它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①。“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则是由钱理群、陈平原和黄子平三人于1985年提出的,作为一种试图把“文学...
关键词:黄子平 陈平原 文学思潮 批评实践 历史文化观 话语研究 知识考古学 钱理群 
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文化观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祖国》2018年第12期63-64,共2页何婷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人们多选择旅游的方式,去品味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因此,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特定历史文化的发掘,还依赖于历史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历史文化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历史文化观再思考——兼谈丝路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与开发传承被引量:5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11期44-50,共7页周洁 
"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我们重新理解和建构新的全球文明史观。过去,无论是西方视角的"欧洲中心"还是中国视角的"华夷秩序",都体现出一种差序化的帝国意识。今天"一带一路"的提出,某种程度上是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复兴,在全球化视野下弘扬...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历史文化观 文化遗产 天下主义 
刘云虹翻译批评研究综述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7期165-166,共2页杜婷婷 
翻译批评的发展滞后于翻译理论相关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大批学者致力于翻译批评理论研究和实践,刘云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在翻译批评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其中包括她认为翻译批评是一项动...
关键词:翻译批评 动态过程 历史文化观 《翻译批评研究》 
同化还是并存——对小说《外婆的日常用品》中人物历史文化观的分析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3期62-62,共1页陈春艳 
小说《外婆的日常家用》通过三个主要人物(母亲及其两个女儿,迪伊和麦琪)对两床旧被子的争夺过程,反映其对待黑人历史文化遗产的两种不同态度,即争取并存还是选择被同化。
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 历史文化观 同化 并存 
外语惯用语块的概念表征与习得策略研究——基于维果茨基思维与言语的“历史文化观”视角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6年第6期61-64,80,共5页刘茂媛 高凤兰 
2016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认知心理学视角下俄语语块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编号:Hnjg2016-79);2016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服务海南公共外交的外语类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HNSK(JD)16-27)的阶段性成果
依据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言语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哲学观点,从心理—语言交叉的逻辑起点出发,对惯用语块的概念进行分析,阐明外语惯用语块的概念形成过程。并运用其"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假说,分析外语惯用语块的心理现实性及其概念的表...
关键词:外语惯用语块 概念表征方式 习得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