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思想

作品数:70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任强胡启勇张昕张蕊赵静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贵州省省长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荀子“礼法思想”对文明执法之镜鉴——以浙江H市水路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为例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1-116,共6页查苏生 
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2款规定“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但是,何为文明、何以文明,并未明确。行政处罚工作是将纸面的法律法规落实到现实社会中,它需要批判性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为古代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提...
关键词:荀子 “礼法思想” 水路交通运输 行政处罚 
荀子韩非子礼法思想比较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28期61-64,共4页高婕 
礼、法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手段,各有特色。人性论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石,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有恶,但他以心为人之向善提供了可能,肯定了化性起伪的重要性;而韩非则主张利用人性,因势利导。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使二人对礼法的运用也不同,通过对...
关键词:荀子 韩非子 性恶论 人性自为 隆礼重法 
“礼者,圣人之成法”——张载礼法思想述论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2期127-135,共9页白贤 
咸阳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宋代官僚士大夫的法律素养研究”(XSYK19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于对汉唐以来政治体制与社会动荡的反思,张载在继承前代儒家礼、法文化的基础上,以“复三代之治”为目标,以调和礼、法冲突为核心,形成了横渠之学中富有理学特色的法律思想。张载关于礼、法关系的论述可以简单概括为“法出于礼”“以...
关键词:张载 礼法思想 法出于礼 以礼为法 礼、法皆理 
荀子礼法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6期52-53,共2页管峰 
荀子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家,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礼和法,荀子是历史上首位对礼法关系作出系统阐释的哲学家,他融合众家之说,将礼法思想体系化。本文论述了荀子礼法思想的内容及其当代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荀子 礼法思想 当代价值 
“礼法”思想对现代司法的影响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3年第22期28-30,共3页汪芯羽 杨浩宇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法学院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儒家法律思想对现代的影响》(2021-ZF-18)。
绵延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当中,儒家学派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仍熠熠生辉,并且对我国的社会产生了众多重大影响。在这众多影响之中对法律思想的影响最为突出。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主导思想,即使发展至今也仍对我国法律建设产...
关键词:“礼法” 法治 礼法结合 
解读清代徽州地区理想化下的“无讼”与现实生活中的“健讼”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7期57-61,共5页马铭悦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传统礼法思想的大背景下,始终将“无讼”作为司法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而处于同一时期的徽州地区,却出现大量睚眦小事“积年争讼不休”的现象。笔者试以《纸上经纶》和“清光绪黟县汪姓益隆店业讼案文...
关键词:现实生活 无讼 礼法思想 争讼 健讼 徽州地区 理想化 封建王朝 
荀子礼法思想传承探析
《汉字文化》2022年第2期190-191,共2页张雯婷 
荀子在传承儒家之礼的基础上将法家之法纳入融合后,形成了其影响深远的礼法思想。荀子援法入礼的同时强调礼主法辅,充分调和了礼与法之间的关系,使"礼法合治"成为了历朝历代重要的治国手段。
关键词:荀子 礼法思想 传承 
“中国法的精神世界”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西南法学》2021年第1期135-144,共10页刘华 张珊 
2018年11月17日,"中国法的精神世界"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秋季)在四川成都百港国际大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和《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和西南民...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 法的精神 实质法治 礼法思想 法律思想史 法律史 经义决狱 研讨会综述 
由礼乐到礼法——宋初理学转向中的张载礼法思想被引量:1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26-34,共9页张学炳 
作为北宋五子之一,张载在对抗佛老,重建儒家价值体系中,通过规范祭祀之礼、设计宗子之法、提倡井田制度,建构了其礼法体系,奠定了理学基础。张载一方面重新确立丧葬祭祖的礼仪程式和宗子之法的封建秩序,另一方面倡导恢复作为经济基础的...
关键词:张载 礼法 礼乐 理学 
方孝孺的礼法思想及其局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3期17-24,共8页贾庆军 吴昌 
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浙东文化精神与当代价值研究”(JD14ZW02)。
方孝孺认为,礼制是积极的统治手段,是人成之为人的根本。法制是消极的统治手段,是防止人成为非人的惩罚工具。礼制和法制结合起来,就是完美的礼法之治。但在方氏心目中,礼制和法制并不对等,前者为本,后者为辅。方氏所说的礼制和法制都...
关键词:方孝孺 礼制 法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