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研究

作品数:53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道彬李江辉任新孙邦金魏立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池州学院学报》《文史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民俗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桐城派礼学研究发微
《前沿》2025年第1期75-87,F0002,共14页林存阳 罗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DF2023ZD16)。
作为显赫一时的文学流派,桐城派虽以古文享誉学林,却也致力于研究经学,且格外关注礼学。桐城派在建构古文义法的过程中,以阐明经学为目标,以文章为表现形式,将对经学的研究贯穿其中。其间礼学尤为重要,桐城派学人将对礼学的观照融入个...
关键词:桐城派 礼学 方苞 姚鼐 清代学术思想史 
从《揅经室集》看阮元礼学研究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20-34,共15页井超 
从《揅经室集》收录的文章看,阮元对三礼研究相当深入。阮元组织学者撰《周礼注疏校勘记》《仪礼注疏校勘记》《礼记注疏校勘记》,并据以刊刻各经,流传甚广。于《周礼》,撰《考工记车制图解》,重视从声韵文字训诂角度研治;指出应以贾公...
关键词:阮元 揅经室集 礼学 清人文集 
出经入史,赓续新章:礼学研究的拓展和推进——《古礼再研》与《中国礼学研究概览》评介
《人文论丛》2022年第1期379-385,共7页彭壮壮 
礼学作为中国传统经学的重要一支,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学术的各个领域。与经学的其他内容相比,礼学更偏重于实践。正如《荀子·大略》所言,“礼者,人之所履也”。“礼时为大”,在古代王朝的学术传统中,礼学研究绝不止于理论探讨,更关注...
关键词:现代学科 中国传统学术 传统经学 中国古代学术 礼学 学科地位 理论探讨 学术传统 
唯物史观与中国古礼研究——20世纪礼学研究方法论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66-82,181,共18页杨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1)。
作为20世纪史学主潮,历史唯物论者对中国传统礼制具有独特认识。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以来,礼制信息备受重视,在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早期历史唯物论著作中多有所见。历史唯物论者认为礼的本质是阶级性,猛烈抨击礼...
关键词:唯物史观 礼学研究 古史分期 郭沫若 杨宽 
永嘉礼学研究的制度儒学面向及其现代意义
《思想与文化》2020年第1期89-105,共17页孙邦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仁学与共同体美德振兴研究”(18BZX080);温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温州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及其转化发展研究”(18WSK092)。
时至今日,"永嘉之学"作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儒学传统,已因太多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遮蔽而失其本来面目。准确地讲,永嘉之学既不单纯是一种"功利之学",更非现代意义上的"功利主义",而是一种"即经以求其制度器数之等"的"制度新学"和"经制之...
关键词:永嘉之学 礼学 功利之学 制度新学 制度儒学 
徽州朴学研究的一部力作——《江永礼学研究》序言
《徽学》2020年第1期283-289,共7页徐道彬 
江永是清代徽州的朴学家和思想家,是乾嘉汉学的杰出代表,也是近代以来学术界津津乐道的重要人物,因其著述皆集中于小学、算学和礼学三个领域,诚属今日之"冷门绝学",故当代研究者极希。苏正道博士知难而进,以江氏礼学为鹄的,历时多年而...
关键词:《江永礼学研究》 乾嘉汉学 徽学 
近三十年郑玄礼学研究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107-112,192,共6页林晓希 
本文阐释近三十年来郑玄礼学研究概况,总结现有研究的薄弱之处,分析其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尝试论述未来郑玄礼学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第一,郑玄礼学的思想性阐释;第二,礼学史意义上的郑玄礼学研究;第三,郑玄礼学的时代定位与现代价值。
关键词:郑玄礼学 思想性 现代价值 
清代礼学研究的复盛和礼书编撰的兴起被引量:4
《闽江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70-78,共9页苏正道 
清代礼学的复兴一向以来被归为受文字狱影响和稽古右文政策的引导,但笔者梳理发现,清代礼学研究有着自身的内在理路。晚明王学的禅学化及明清鼎革的巨变,导致士人逃禅,部分学者坚持纯净儒学化运动,从而带动儒家经典和礼学研究的展开。同...
关键词:清代 礼学 礼书 编撰 
詹子庆先生的礼学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潘斌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11XZS020)的成果之一
詹子庆先生对礼之功能的探讨,其着眼点有社会政治层面的,即周礼对先秦时期社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民族融合或思想层面的,即周礼对先秦时期民族融合、周人思想的影响。此外,詹先生还对礼学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以及礼学在中国传统史...
关键词:詹子庆 礼学 史学 
李如圭《仪礼集释》申注特色探析——李如圭礼学研究之解经学考察(二)被引量: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30-136,共7页邓声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礼学>通史"(项目编号:09BZX031);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仪礼>学史"(项目编号:07KS206)
在宋代《仪礼》学研究史上,李如圭的《仪礼集释》是一部重要的纂集体著作。该书在全文据录郑玄《仪礼注》的同时,又增设"释曰"部分,或是对《仪礼》的某些经文加以阐释,或是对郑玄的某些注语加以笺识,突出反映了李如圭在《仪礼》研究方...
关键词:李如圭 《仪礼集释》 申注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