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研究

作品数:53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道彬李江辉任新孙邦金魏立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池州学院学报》《文史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桐城派礼学研究发微
《前沿》2025年第1期75-87,F0002,共14页林存阳 罗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DF2023ZD16)。
作为显赫一时的文学流派,桐城派虽以古文享誉学林,却也致力于研究经学,且格外关注礼学。桐城派在建构古文义法的过程中,以阐明经学为目标,以文章为表现形式,将对经学的研究贯穿其中。其间礼学尤为重要,桐城派学人将对礼学的观照融入个...
关键词:桐城派 礼学 方苞 姚鼐 清代学术思想史 
戴震礼学研究的进路与哲思
《清史论丛》2024年第2期42-56,共15页苏正道 
礼学研究贯穿于戴震的学术人生,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色,体现着“由词通道”的学术思想。《考工记图》是“戴学”的出场作,此书先图后注,是对皖派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其早期的短篇礼学考证集中于名物制度,旨趣闳深约美,矢志成书而未成...
关键词:《考工记图》 礼学 “由词通道” 以礼代理 
黄侃三礼学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1-88,共8页李文武 王淑娟 肖芳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黄侃三礼学研究”(XSP19YBC106);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张默君书法艺术观研究”(XSP2023YSC037)。
“三礼”是黄侃晚年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黄侃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黄侃重视考镜源流,提倡治经从小学入手,重视郑玄注且不废宋人之说,反对肆意攻驳唐疏,认为其可补汉注不足。此外,黄侃重视礼学中的义例。黄侃研究礼学的动...
关键词:黄侃 礼学研究 刘师培 
期待二十一世纪中华礼学研究的新突破
《文史天地》2024年第9期1-1,共1页汤勤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礼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昔日冷门绝学,当今则有大量专家学者深耕细作,出版的专著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前所未有。面对这些成绩,21世纪的礼学如何深入发展?如何获得实质性突破?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首先,...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 发表论文 深耕细作 重复性整理 21世纪 中华 突破 
从《揅经室集》看阮元礼学研究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20-34,共15页井超 
从《揅经室集》收录的文章看,阮元对三礼研究相当深入。阮元组织学者撰《周礼注疏校勘记》《仪礼注疏校勘记》《礼记注疏校勘记》,并据以刊刻各经,流传甚广。于《周礼》,撰《考工记车制图解》,重视从声韵文字训诂角度研治;指出应以贾公...
关键词:阮元 揅经室集 礼学 清人文集 
清儒礼学研究中的“礼意”追求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林存阳 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20&ZD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22JD034)。
在礼学的发展过程中,“礼意”受到治礼者的重视。“礼意”源自“礼义”,可看作是对“礼”的义理或意蕴的诠释。作为记载礼学内容的“礼文”经层累的构建而愈密,“礼意”经层累的构建而愈精。历代的礼学研究均注重寻求“礼意”,也关注到...
关键词:清儒 礼学 礼意 礼义 通经明道 以礼经世 
汉唐巴蜀礼学研究述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刘延超 
汉唐时期,巴蜀礼学研究经历了汉代礼学研究的勃兴、魏晋南北朝巴蜀礼学研究的昌隆、隋唐巴蜀礼学研究的式微三个阶段。汉唐巴蜀礼学研究呈现四个特点:以今文经学派为主;家族化、学派化、集团化明显,尤其以魏晋时期为代表;巴蜀学者往往...
关键词:汉唐 巴蜀 礼学 研究 
出经入史,赓续新章:礼学研究的拓展和推进——《古礼再研》与《中国礼学研究概览》评介
《人文论丛》2022年第1期379-385,共7页彭壮壮 
礼学作为中国传统经学的重要一支,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学术的各个领域。与经学的其他内容相比,礼学更偏重于实践。正如《荀子·大略》所言,“礼者,人之所履也”。“礼时为大”,在古代王朝的学术传统中,礼学研究绝不止于理论探讨,更关注...
关键词:现代学科 中国传统学术 传统经学 中国古代学术 礼学 学科地位 理论探讨 学术传统 
方苞礼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池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王云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5D08)。
礼学是方苞人生和学术关注的中心之一。学界关于方苞礼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集中体现在对其礼学形成与发展研究、礼经学研究、礼治思想与实践研究。反思方苞礼学研究现状,从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相结合的角度,可以进一步...
关键词:方苞 礼学 礼经 礼治 
唯物史观与中国古礼研究——20世纪礼学研究方法论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66-82,181,共18页杨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8ZDA021)。
作为20世纪史学主潮,历史唯物论者对中国传统礼制具有独特认识。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以来,礼制信息备受重视,在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早期历史唯物论著作中多有所见。历史唯物论者认为礼的本质是阶级性,猛烈抨击礼...
关键词:唯物史观 礼学研究 古史分期 郭沫若 杨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