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反思

作品数:1110被引量:187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先明温长路王四达王春林王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传统根基:历史反思与精神重构被引量:9
《中国远程教育》2023年第7期1-10,共10页吕寿伟 侯永丽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学校教育功利化现象的精神哲学研究”(项目编号:BAA200028)的研究成果。
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面向传统的伦理改造运动,自上而下地引发了近代教育的剧烈变革,并以一种崭新的精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然而,知识精英过于强烈的救亡图存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一开始便以欧美为蓝本,他们以种种源自西方的“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中国教育现代化 精神虚无主义 传统文化 古典教育 
鲁迅早期思想与本土语境研究述评——鲁迅早期思想研究的历史反思之二
《临沂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91-97,183,共8页孙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FZW064)阶段性成果。
1980年代以来,从本土语境考察鲁迅思想的生成,成为鲁迅早期思想研究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现有研究大都遵循着影响研究的常规路径展开,从设定的具体议题来探寻双方之间的相似性,由此论证本土资源对鲁迅思想建构的影响。这种研究模式不...
关键词:鲁迅早期思想 研究史 历史反思 
创伤记忆与“伪文献”——多克托罗《但以理书》中罗森堡间谍案的文学再现和历史反思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3年第1期55-69,共15页王弋璇 
子课题负责人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21VGQ09)的阶段成果。
20世纪50年代的罗森堡案件对美国冷战时期的政治生态带来了深远影响。许多美国作家着墨于这件富有争议性的事件,意图通过文学再现透视官方叙事。多克托罗作为一名“激进的犹太人文主义者”,通过其含混的文学语言表达了他对事件独特深刻...
关键词:多克托罗 《但以理书》 文学再现 伪文献 历史反思 
中东国家现代化实践及历史反思被引量:7
《历史研究》2023年第2期43-57,共15页王铁铮 闫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新编中东国家通史》(多卷本)”(LSYZD21021)阶段性成果。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人类文明演进方向。现代化蕴含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彼此交织,决定了世界现代化复杂多元的样貌,不可能千篇一律,固化为一种模式。由于国情和启动现代化的条件不同,东西方各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存在明显...
关键词:亚非国家 奥斯曼帝国 中东国家 人类文明演进 人类社会发展 现代化实践 冲击和影响 共同趋势 
1980年代西部电影的三个面向
《电影文学》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高春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18ZDA277)阶段性成果。
80年代的西部电影以现实主义笔触,从地域元素的表与里、故事内容的情与理及对时代情境应对的真与实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彼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生存境况与心理期望,形塑了西部各族人民淳朴、执着、坚韧及刚烈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里,彰...
关键词:80年代 西部电影 地域文化 历史反思 现实审视 
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八个历史的反思”的批判
《东岳论丛》2022年第11期128-133,192,共7页李文睿 周书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研究”(项目编号:22AZD004)阶段成果。
施蒂纳为了论证历史理性发展,抛出了所谓的“八个历史的反思”,试图通过运用黑格尔绝对精神来阐明历史活动的规律性,以此构建自己的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唯一者即是所有者”历史范式。针对施蒂纳唯心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
关键词:历史反思 精神 实体 批判 
新型现代性视域下本质论问题的历史反思与理论构想
《东南学术》2022年第4期124-136,共13页高远 高飞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ZX009)。
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在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相继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三个研究领域围绕“本质”问题的所有论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赞同本质论、反对本质论、虚化本质论三种类型的观点。三种类型观点的论者都为各自观点...
关键词:本质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虚化本质论 多重本质论 
从学术依附到多元本土化:非西方社会学的历史反思与学科重构被引量:3
《求索》2022年第3期107-115,共9页何祎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殖民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7CSH001)。
殖民主义是西方社会学兴起的重要历史情境,不仅加速了社会学在全球的传播,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核心与边陲的全球知识分工体系。二战之后,民族独立的浪潮催生了亚非拉国家的学术本土化运动。不同版本的本土化计划纷纷提出,致力于打...
关键词:学术依附 多元本土化 非西方社会学 学科自主性 
追寻心灵的永恒家园——论帕斯捷尔纳克的自然书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胡珂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WW029)。
大自然是帕斯捷尔纳克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作为作家的灵感之源,大自然不仅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和艺术上的启发,也给了他哲学、宗教层面的思考,促使他不断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价值和意义。帕斯捷尔纳克建构的自然世界包含暴风雪...
关键词:帕斯捷尔纳克 自然书写 《日瓦戈医生》 历史反思 个体救赎 
图书馆应用光存储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图书馆论坛》2021年第12期135-141,共7页陈定权 黄小格 钱海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图书馆技术史研究(1974~)”(项目编号:17BTQ003)研究成果。
文章简要回顾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历史,并结合图书情报界的研究与实践,将图书馆应用光存储技术的历史分为引入、普及与淡出三个阶段。光存储技术退出市场是技术发展的现实选择,网络存储是目前存储技术的普遍实践。文章最后以图书馆采纳光...
关键词:图书馆技术史 光存储 光盘 历史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