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

作品数:2753被引量:127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波雷戈路文彬陈晋欧阳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动性、世界性与“南方精神”的再发现——“新南方写作”的文化地理意义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金彤 白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期刊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23&ZD287);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乡村振兴题材小说研究”(JJKH20241232SK)研究成果。
近年来关于“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的讨论,成为学界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研究者以“新”为一种文学现象赋名,既是源于对新出现的地方性写作特色的敏锐发现,也内蕴着从地方性路径出发,重新勾勒中国文学版图,以寻求对文化模...
关键词:历史感 思维惯性 东北文学 内在特征 流动性 地理 世界性 
文学期刊的现场感、历史感与文化使命——《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周年与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1期193-201,共9页薛冰 
1984年1月25日,文学评论双月刊《当代作家评论》在辽宁沈阳创刊,至今已同中国当代文学共同走过40年,成为国内外学界公认的文学前沿、批评重镇。为纪念《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年,回顾与总结《当代作家评论》与中国当代文学40年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期刊 文化使命 南京大学 历史感 辽宁沈阳 
边地姿态、问题意识及整体性重塑——东西小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4期68-74,共7页曾攀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先锋文学的整体性演进逐渐隐匿,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发展与潜流式的余续。而且,经典化的过程也令"先锋"不断固化而形成种种规定性,尤其在"先锋文学的终结"等声音的冲击下,~((1))先锋写作开始停滞不前,从显学逐渐弱化...
关键词:先锋文学 文学的终结 先锋写作 历史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典化 支撑点 碎片化 
生命串接、时代启新及“超”性昭示——论赵德发长篇新作《经山海》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盖光 
当代作家跟紧新时代步伐,既大手笔书写日新月异的新气象,也倾心尽力地描绘无数个体生命的辛勤劳作。这本就是"中国故事"书写的正途及有效策略,本就在携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现作家的担当及责任。赵德发是一位接地气、重实在、有情怀、...
关键词:赵德发 当代作家 时代步伐 历史感 个体生命 有效策略 现实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诗歌研究的“历史感”被引量:6
《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156-157,共2页程光炜 
关键词:诗歌研究 历史感 诗歌选本 作品展览 组合形式 认定标准 历史存在 诗歌史 
散文激活历史——关于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74-81,共8页王充闾 
关键词:历史文化散文 作家 文史 文化角色 文学作品 史诗 历史感 史家 史学 两汉 
《女同学们二三事》(短篇小说)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66-66,共1页周立民 
小说以人物素描的笔法分别写了六位同学的事情,虽然在极节省的篇幅中作者已经写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人物的命运也颇具戏剧性,但是我敢说,如果这篇小说没有后半部分,即每个人物的“后记”,那么整篇作品将索然无味。这看似不经意的...
关键词:人物 短篇小说 后记 历史感 命运 戏剧性 鲜明性 素描 笔法 作品 
我的几点意见被引量:4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郑敏 
关键词:白话诗 新诗 诗歌 历史感 诗人 古典诗词 音乐性 
《高老庄》:超越叙述对象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23-27,共5页周政保 
读贾平凹的小说,时常可以感受到那种从故事背后飘浮起来的淡淡的苦涩,那种面对世事及人的命运的无奈,那种难以摆脱的被现实煎熬的忧虑或焦灼。长篇小说《高老庄》(太白文艺版,1998年9月)也不例外。贾平凹在《〈高老庄〉后记...
关键词:《高老庄》 贾平凹 小说叙述 小说观念 小说家 文化冲突 艺术想像力 历史感 小说创作 官方传统文化 
“落不定的尘埃”暂且落定──《尘埃落定》的意象化叙述方式被引量:41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30-35,共6页周政保 
“落不定的尘埃”暂且落定《尘埃落定》的意象化叙述方式周政保《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是阿来的长篇处女作,也是近年来可以被称为“佳作”的小说。如何谈论这部小说?很理性地分析其中的故事及思情倾向,固然不失...
关键词:《尘埃落定》 意象化 长篇小说 “尘埃落定” 社会人性 叙述方式 历史感 “人” 文化符号 精神原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