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存在

作品数:171被引量:1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建漳张莉华姜涌陈皖军陈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染山伏羲庙的历史存在与文化价值
《枣庄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9-56,共8页张艳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JZD011)阶段性成果。
染山伏羲庙修建于后唐长兴年间以前,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存在。染山伏羲庙祭祀的对象为伏羲氏、伏羲帝后、人祖、神农、黄帝、十王府君等中华民族的先祖或民间信仰中的其他仙人,他们共同受到当地人们的香火祭祀。作...
关键词:染山伏羲庙 祖源文化 民族认同感 
汉画套袖舞的历史存在
《中国舞蹈学》2023年第1期39-50,341,342,共14页刘泠君 
套袖舞是汉画舞蹈中一体性道具舞袖舞的一支,在汉画袖舞图像中为数甚多,但目前对其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套袖舞的早期图像与汉画中的像石形态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传承关系。同时观照汉代经济生活以探索汉代套袖舞形态发展、数量增多...
关键词:汉画舞蹈 汉画像石 套袖舞 
作为“翻译主体”和“历史存在”的翻译家任溶溶
《文化学刊》2022年第11期179-182,共4页秦筱婉 
广东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跨文化语用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18WZDXM010);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2GWCXXM-108)的研究成果。
以翻译家任溶溶(1923—2022)的翻译和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从“翻译主体”和“历史存在”两个身份来分析译者的人生经历和个人特质会对译介取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译者的翻译活动会如何影响其文学创作。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社会...
关键词:任溶溶 译者研究 翻译主体 历史存在 
“乡里空间”的历史存在与理论表达——以沟口雄三的中国史研究为例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38-145,共8页乔雅 张訸 
日本汉学家沟口雄三认为推动清末民初变革的并非仅因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还因为中国的内部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酝酿出近代思想的渊源,其中包括明清的"乡里空间"。通过这一概念,以前被忽视的乡里基层将被呈现出来,事实上正是这些基层组织...
关键词:乡里空间 沟口雄三 乡治 
马克思以实践活动把握社会历史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151-151,共1页林默彪 
马克思以人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把握人与世界的社会历史性关系,把握人的社会历史性存在,把握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性结构和过程。历史不是抽象的时间隧道,而是呈现为具体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历史”是现实意义上的历史,...
关键词:社会历史性 时间隧道 历史视野 人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世界 马克思 现实意义 把握 
档案研究中“过程说”的理论初探——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和档案文献研究为例被引量:3
《档案学研究》2020年第4期13-19,共7页马立伟 
“云南省博士研究省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文章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和档案文献研究为例,对档案研究中的"过程说"进行阐释。从档案是历史存在过程的客观呈现形式、档案文本的解读与利用须从历史存在具有的过程性角度进行及档案与历史存在具有"过程"统一性三个角度,对"过程说"...
关键词:档案研究 历史存在 过程说 
社会历史存在的交互活动结构——《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
《江海学刊》2019年第5期30-35,共6页张一兵 
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广松涉哲学的历史逻辑重构”(项目号:14JJD720012)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并非归基为对象性的物质实在,而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关系所建构的,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出场从来都是二肢性在场的,即物在性与用在性共在的方式。往往,物在性总是通过历史的实践用在性中介后,向我...
关键词:广松涉 《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 认识论 工具性用在 四肢结构 
冯骥才说作家的肚子里不会只有一部小说
《文学教育》2019年第7期190-190,共1页
冯骥才在2018年岁末推出了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在《单筒望远镜》的封底,冯骥才写道:“在中西最初接触之时,彼此文化的陌生、误读、猜疑、隔阂乃至冲突都在所难免;而在殖民时代,曾恶性地夸张了它,甚至将其化为悲剧。历史存在的...
关键词:长篇小说 冯骥才 文明冲突论 作家 中西文化 《东方学》 殖民时代 历史存在 
论“文学想象”与“历史存在”的差异性——对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再反思被引量: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7-12,共6页李宗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ZW021)
英雄形象是指客观存在于文本世界中的英雄客体,他们作为独立的存在,已经以文本的形式存活于文学之中。英雄叙事则是作者在英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文学想象"塑造出英雄形象的过程。"文学想象"与"历史存在"是有差异的。在英雄叙事的过程中...
关键词:文学想象 历史存在 十七年文学 英雄叙事 
论两宋理学范畴的诗学表达问题之历史客观存在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18年第6期50-57,共8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65)
两宋理学家的理学实践和诗学实践,都是作为统摄道德实践主体、社会实践主体和诗学实践主体于一身的理学家的文化实践活动。因此,理学基本范畴的诗学表达问题具备历史客观存在的学理基础。基于这一认识,从对"范畴"概念的界定出发,对两宋...
关键词: 理学 诗学 历史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