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

作品数:324被引量:269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李天刚杨洁穆雷诗怡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和合翻译学视角下《千家诗》英译对比研究
《外语与翻译》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吴迪龙 朱慧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蒙学经典英语译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21BYY061。
《千家诗》是一部反映唐宋诗歌创作成就的蒙学经典诗歌集,诗歌韵律优美,文化意蕴丰富,其英译实践要求译者平衡意象、音韵与文化之美。和合翻译学强调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和谐统一,故本文基于和合翻译学理论,从“往古”...
关键词:《千家诗》 英译 和合翻译学 翻译主体 对比研究 
翻译伦理的是与为
《民族翻译》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辛广勤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互惠翻译伦理模式构建研究”(18YJA74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翻译伦理涉及两个根本问题,即翻译伦理何谓与何为。回顾已有研究发现,翻译伦理是关涉翻译主体、过程和结果的价值、规范与德行的总和,具有关系多重、主体多元、向度多维和价值多层的特点。翻译伦理决定翻译本质,规定翻译能为与不能为的...
关键词:翻译伦理 翻译本质 翻译主体 翻译研究 边界 
国内贾平凹小说英语译介研究综述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433-441,共9页杨依丹 
贾平凹小说的英译实践时间跨度长(1977~2018年),译著数量多(长中篇小说共计25部),译介路径多样(本土“译出”18部与英美“译入”7部),翻译主体性质差异大(译者涵盖“源语国译者”、“译语国译者”、“中外合作”译者,赞助人涵盖本土国...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 译介路径 翻译主体 译介效果 新时期 中国文学翻译 
论中国历代民歌研究英译的对象性问题--基于《中国历代民歌史论》英译的考察
《文史哲》2024年第5期15-21,5,165,共9页申富英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历代民歌史论》英译”(17WZW002)的后续研究成果。
中华文化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很有必要探讨翻译的对象性问题。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想以刚刚出版的《中国历代民歌史论》的英译版为例,谈一下翻译的对象性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谈一下文学论著英译的对象性问题。...
关键词:翻译主体 翻译属性 翻译文本 认知层面 对象性活动 走向世界 实体主义 中华文化 
中医药法律英译的翻译主体间性探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英译为例
《中医教育》2024年第4期60-64,107,共6页钟旻芮 丁杨 孔祥国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No.YETP0812);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教改项目(No.JX-JBGS-2301002)。
中医药法律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国家属性明显,民族特色突出,其翻译实践是促进中医药以良好、规范的范式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举措。翻译主体间性理论探讨了翻译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交互作用,使翻译实践呈现出一种多元和...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翻译主体间性 中医药法律英译 中医药国际传播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23期107-109,共3页杨蒙恩 
译者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构建者,是文学翻译中最活跃的因素,然而长期以来,译者一直受“忠实”标准的束缚,主体性被扼杀,只能复制原作。自巴斯奈特提出“文化转向”以来,译界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单一的语言层面转向多维的文化层面研究,...
关键词:翻译主体性 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 
从斯坦纳阐释学视角浅析翻译主体间性——以《时尚的受害者》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沈旭晨 金奕彤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透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本文分析译者这位特殊的读者和原作阐释者经历的完整翻译过程:信赖翻译对象、融入翻译作品、输出翻译内容直至补足翻译信息。在充分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 主体间性 《时尚的受害者》 
论翻译活动的文化具身性——具身认知动力系统视阈下翻译主体间性研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尹穗琼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具身认知视阈下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18YBA060)。
20世纪60、70年代的解构主义思潮消解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引起了哲学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进而导致翻译研究领域各种中心论的破除和主体间性主题的浮现。此外,现象学引发了认知科学的二次革命,抛弃了计算隐喻的具身认知...
关键词:动力系统理论 主体间性 文化具身性 
机器翻译视角下的翻译本质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0期132-137,共6页胡健 范梓锐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事语言演变及国际影响研究(1949-2021年)”(编号22YJA740008);2022年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青年项目“《资本论》汉译概念史研究(1889-1949)”(编号22YYB010);中央财经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重要经济概念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机器翻译的发展与应用为反思与启示翻译主体、过程与产品三大翻译本质问题提供了机译视角。在当前弱人工智能时代,翻译主体介于机器与人类之间,机译促使翻译劳动分工与译者身份泛化,衬托出人译宝贵价值;翻译过程处于人译多元转化与机译...
关键词:机器翻译 翻译主体、过程与产品 反思与启示 
国内档案翻译研究三十五年(1987-2021)综述被引量:1
《兰台世界》2023年第8期70-74,共5页綦甲福 汪瑞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李希霍芬五卷本《中国》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22AWTJ10)。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1987年至2021年的档案翻译研究论文,探讨国内档案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等问题发现,我国档案翻译研究成果寥寥,翻译语种仅限于少数的民族语和外语,研究成果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未形成系统、...
关键词:档案翻译研究 综述 翻译语种 翻译主体 翻译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