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国

作品数:44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英译大学英语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导报》《牡丹江大学学报》《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医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医药法律英译的翻译主体间性探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英译为例
《中医教育》2024年第4期60-64,107,共6页钟旻芮 丁杨 孔祥国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No.YETP0812);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教改项目(No.JX-JBGS-2301002)。
中医药法律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国家属性明显,民族特色突出,其翻译实践是促进中医药以良好、规范的范式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举措。翻译主体间性理论探讨了翻译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交互作用,使翻译实践呈现出一种多元和...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翻译主体间性 中医药法律英译 中医药国际传播 
《伤寒论》隐喻方剂名英译策略及方法比较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2024年第7期192-196,共5页王晓璐 丁杨 孔祥国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背景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转型与发展研究(YETP0812);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教改项目(第一批):新文科视域下中医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X-JBGS-2301002)。
《伤寒论》含有丰富的隐喻思维和表达,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翻译特别是隐喻方剂名的翻译对其海外传播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四个《伤寒论》英译本中隐喻方剂名的翻译进行研究,挖掘不同译者的英译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隐喻 方剂 英译 意象 
中医药文化符号在中医药国际传播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北京冬奥“10秒”中医药体验馆为例
《中医教育》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王艺真 孔祥国 丁杨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No.YETP0813)。
坐落在冬奥村的北京中医药大学“10秒”中医药体验馆是北京“双奥之城”的独特名片,体验馆内展示的中医药文化符号为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包括动植物意象在内的自然存在物符号传递中医价值观念,人工制造物符号讲述中医故...
关键词:中医药 国际传播 文化符号 动植物意象 
《中医英语》教材生态评估
《中医教育》2023年第6期98-102,共5页崔悦 孔祥国 丁杨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No.YETP0813)。
基于生态语言学理论,从生态人格塑造的需求出发,聚焦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生态关系,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3版《中医英语》教材进行教材生态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英语》教材内容中的生态有益性话语比重...
关键词:《中医英语》教材 生态评估 生态语言学 思政建设 
翻译美学视角下《伤寒论》重言词英译方法对比探究
《中医药导报》2023年第6期232-236,共5页王晓璐 丁杨 孔祥国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812)。
选取《伤寒论》中4个重要的重言词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美学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魏迺杰译本Shāng Hán Lùn(On Cold Damage)、罗希文译本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 Han Lun)、李照国译本On Cold Damage中重言...
关键词:重言词 《伤寒论》 翻译美学 审美再现 英译方法 
中医药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
《中医教育》2022年第5期26-30,共5页石雪 孔祥国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No.YETP08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中医药人才。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科二年级中医药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中医药专业 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策略研究被引量:6
《中国医药导报》2022年第22期83-87,共5页阎莉 孔祥国 程旺 王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KCSZSF-2009);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XJYB205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9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YB006)。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西方意识形态及其话语体系的显性传播和隐性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构成了冲击,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双重挑战。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承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可为当...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文化安全 大学英语教学 国家意识 课程思政 策略 
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风格量化分析对改进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启示被引量:2
《中医教育》2022年第1期16-19,共4页石雪 丁杨 孔祥国 
2020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No.XJYB2052)。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为例,通过Kolb学习风格量表4.0版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一对一访谈了解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整体情况。结果显示:在Kolb经验学习周期的4个学习模式中,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关键词:中医药专业 学习风格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能力 
隐喻视角下中医“十怪脉”英译对比研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石雪 丁杨 孔祥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2018-JY-BZZ-JS044】。
中医望闻问切的科学之中,脉诊最为复杂。其中“十怪脉”的命名含有大量的隐喻,体现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中医智慧。此文基于隐喻视角,对“十怪脉”7个译本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十怪脉”的翻译方法,提出建议译文,强调在不影响译语受...
关键词:中医 术语 隐喻 十怪脉 英译 
从《坎特伯雷故事》看中世纪英国的疾病与治疗
《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第2期24-27,共4页丁杨 孔祥国 
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20WHJD-05。
英语诗歌之父乔叟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中展现了中世纪英国社会的全景图,绘制了各个阶层的群生像。在这部诞生于英国鼠疫盛行的特殊时期的鸿篇巨制中,乔叟塑造了一系列形色各异的病人形象。本文从《坎特伯雷故事》中关于"麻风病"与"...
关键词:坎特伯雷故事 疾病 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