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间性

作品数:43被引量:3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万江松陈慰黄振定谭芳于晓欢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翻译》《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医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医药法律英译的翻译主体间性探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英译为例
《中医教育》2024年第4期60-64,107,共6页钟旻芮 丁杨 孔祥国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No.YETP0812);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教改项目(No.JX-JBGS-2301002)。
中医药法律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国家属性明显,民族特色突出,其翻译实践是促进中医药以良好、规范的范式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举措。翻译主体间性理论探讨了翻译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交互作用,使翻译实践呈现出一种多元和...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翻译主体间性 中医药法律英译 中医药国际传播 
从斯坦纳阐释学视角浅析翻译主体间性——以《时尚的受害者》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沈旭晨 金奕彤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透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本文分析译者这位特殊的读者和原作阐释者经历的完整翻译过程:信赖翻译对象、融入翻译作品、输出翻译内容直至补足翻译信息。在充分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 主体间性 《时尚的受害者》 
辜鸿铭《论语》英译主体“同质语境”中的对话被引量:9
《中国翻译》2022年第6期92-99,共8页张小曼 孙晓璐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论语》儒家思想英译及其跨文化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7YJA740070)的研究成果。
翻译主体间性是跨越时空、语言、文化三个维度的不对称交流,是一种错位的非共时性沟通,能够创造同质语境,在作者、译者、读者之间构建隐性对话平台和沟通路径。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正是在“同质语境”的联通作用下,促成了作者、译者...
关键词:辜鸿铭 《论语》英译 翻译主体间性 同质语境 对话 
翻译主体间性视角下《老人与海》译本对比
《文学教育》2022年第10期157-159,共3页罗静蕾 
翻译的实质是翻译主体之间的对话,即借助译者,读者和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流,而翻译主体之间对话的效果也决定了译作的成败。本文将通过比较张爱玲与李文俊两位译者对《老人与海》的翻译,从主题升华、情感表达与语言风格三个方面体会翻...
关键词:《老人与海》 张爱玲 李文俊 翻译主体间性理论 
从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讨翻译主体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2年第2期50-51,共2页于俊靓 
翻译活动是一个复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涉及译者、译文、原作者、原文和读者等。翻译过程中谁才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的答案受到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翻译主体的确立至关重要。目前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界定众说纷纭,其中对于译...
关键词:社会主体 方法论 译者 翻译主体 翻译主体间性 
翻译主体间性与翻译策略之研究——以张谷若之译本《无名的裘德》为例被引量:1
《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4期32-33,共2页王霞 尧丽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2015年)一般项目“主体间性理论观照下的张谷若哈代小说翻译研究”(15WX217)。
翻译主体间性研究认为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文、译者等之间主体性关系是相互平等的,翻译活动是译者在译文的基础上,与原作、原作作者及译作读者等主体之间展开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本文以张谷若之译本《无名的裘德》为例,探讨翻译主体...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性 翻译策略 平等 对话 张谷若 《无名的裘德》 
译者素质和翻译主体间性再谈——读《真品》有感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3期102-102,共1页韩晓晓 
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中外交流与日俱增,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翻译需要高水平和高素质的译者,但是翻译工作者数量虽然逐渐增多,可是译者的素质却有待提高,对翻译主体性问题认识也不深入。詹姆斯著名作品《真品》这一小说体现了作为插画家...
关键词:《真品》 译者素质 翻译主体性 
论《尤利西斯》汉译主体间性的伦理规范被引量: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32-37,共6页孙建光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话与融合:<尤利西斯>汉译研究"(16WWB004);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重点项目"<尤利西斯>汉译间性伦理规范研究"(18SWA-05)
翻译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离不开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尤利西斯》金隄译本和萧乾、文洁若译本为例,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翻译主体间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可以发现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译作读者等...
关键词:《尤利西斯》 翻译主体间性 伦理规范 翻译主体 
从主体间性角度重审鲁迅翻译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海外英语》2018年第15期131-132,134,共3页宋荣锦 
以鲁迅"硬译"为代表的翻译思想在以作者和原文为中心的翻译研究范式时期曾被诟病为"死译"。但产生此种思想的主体间性因素却一直被其反对者忽略。在主体间性研究范式下,"硬译""宁信而不顺""重译""复译"等思想实则体现出现代性的进步意...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 翻译主体间性 现代性 范式 
基于认知视角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154-155,共2页周丽 
翻译研究中的主体间性是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是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主体性之间在翻译活动中的共在。论文从认知学的角度来解读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主体之间的关系,承认翻译主体的认知体验活动是翻译过程中的客...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 翻译主体间性 认知体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