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化

作品数:926被引量:165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秀明程光炜陈晓明颜水生张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代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实与史论: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转向——兼谈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的编撰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兰轲轲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鲁迅的‘幽默’与‘幽默’的鲁迅——鲁迅幽默艺术论”(2022AH050559)。
当代文学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向了历史化研究,在回到历史现场去描述文学发生情况的同时,也出现了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如何平衡史实与史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黄修己在《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中提及的“史论结合”这一研究方法,为解...
关键词:史论与史实 历史化 黄修己 
从何为本体到本体何为——新诗史研究“历史化”的经验与省思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许再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研究成果。
作为富有活力的研究范式,“历史化”参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转型。新诗史研究内嵌于整个当代文学的研究体系中,其“历史化”与后者的范式转型有着某种同构性。由于文类特殊性,新诗史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又保持着相...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诗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范式转型 同构性 学科转型 本体 
不断地历史化
《财新周刊》2024年第39期72-72,共1页张旭东 
美国当代文学批评与理论大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Ruff Jameson,又译詹明信)于2024年9月22日在康涅狄格州家中辞世。次日,《纽约时报》罕见同时发了两篇长文纪念,称其为“过去40年内世界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之一”。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家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康涅狄格州 詹明信 理论大师 《纽约时报》 
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述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李铮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4QQJH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2023年继续稳步推进,发表和出版了大批优秀成果。研究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中国特色文学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当代文学 研究述要 历史化 文学性 经典性 2023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70-71,共2页叶立文 
当代文学批评正在从一种认识世界的艺术手段,逐步趋同于以累积和创造知识为目标的学术研究。而这种批评的历史化倾向,业已制造了不少“伪历史主义”的批评文本:一些以考据为主,但缺乏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实证性批评,不仅以其繁复的叙述方...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批评文本 历史主义 叙述方式 历史化倾向 学术研究 主体意识 心史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再定位(2014-20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8期1-27,共27页李静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深刻影响了2014-2024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梳理这十年间的批评状况,首先需要对“批评”这一知识工作本身进行思考。“批评”作为文学教育与学院知识生产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始终面对着“历史化”与“当...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学院体制 历史化 互联网媒介 知识转型 
现代性反思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评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8-80,共3页刘志峰 
以非确定性、非本质主义反思“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化”程度不足的当代文学进行有距离的历史分析,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回应文学史叙述难题的两大创新性策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弥合与对接“...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现代性 历史化 当代性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2期59-66,190,共9页叶立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作家的‘新话体批评’研究”(23BZW147)阶段性成果。
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潮流中,部分批评家为追求批评的科学性与实证性,不仅以史料崇拜遮蔽作品这一批评对象,而且还以朴学情结驱逐个人情感,由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阐释的随意性,但文本缺位与情感退场,却让文学批评陷入了伪历史...
关键词:历史化 伪历史主义批评 文本缺位 心史互证 
文学批评的新问题及理论研究——评《文学:批评·跨域·历史化》
《语文建设》2024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陈霓 
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吴俊先生的《文学:批评·跨域·历史化》无疑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该书不仅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新时期文学流变与转型研究的成果,而且以深刻的洞察力和跨学科视角,为我们理解世纪之交的文学现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新时期文学 跨学科视角 转型研究 文学的发展 文学现象 互联网 跨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实乃“未来化”
《新华文摘》202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姚晓雷在《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撰文指出,20世纪末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历史化”理念不是泛泛地探讨文学和历史的关系,而是要建立一套文学价值评判的话语体系,以解决20世纪末以来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学术品质退化问题...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研究 《探索与争鸣》 现当代文学批评 价值评判 未来化 文学研究范式 学术品质 话语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