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研究

作品数:24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顺刘青海韩军王泽龙程章灿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北方论丛》《名作欣赏(上旬)》《江汉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何为本体到本体何为——新诗史研究“历史化”的经验与省思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许再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研究成果。
作为富有活力的研究范式,“历史化”参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转型。新诗史研究内嵌于整个当代文学的研究体系中,其“历史化”与后者的范式转型有着某种同构性。由于文类特殊性,新诗史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又保持着相...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诗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范式转型 同构性 学科转型 本体 
中国现代新诗史研究的新创获——评方长安新作《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3期138-143,共6页王本朝 张望 
中国新诗的诞生已有百年之久,它曲折的发生、发展与经典化过程不仅关乎文学内部规律的流变以及新诗创作者的探索与突破,同时还紧密地联系到复杂的历史背景、时代风气、传播媒介以及读者接受等问题。1917—1949是中国现代新诗持续高产的...
关键词:中国新诗 接受史 诗史研究 中国现代 长安 “重写文学史” 社会历史背景 “经典” 
论宇文所安唐诗史研究中的见与不见被引量:1
《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63-70,共8页孙太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重写文学史的海外视角:哈佛学者的中国文学史研究”(16XWW001)
宇文所安在唐诗史研究中有其新见:首次对初唐诗进行整体研究,发掘宫廷诗三部式结构,重新界定陈子昂文学地位;颠覆诸多盛唐文学成说;引入"中世纪"这一视角,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中唐文学风貌;对晚唐诗歌进行互文性研究,提出文学史不等于...
关键词:宇文所安 唐诗史 新见与缪见 重写文学史 
新诗史书写的时空问题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50-53,共4页陈娟 
新诗史书写的不断调试和修缮过程中体现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努力,地方性的书写和分期问题的突破是这两个维度探索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新诗史的书写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立足于诗人和文本,采用新型的结构方式即...
关键词:诗歌 新诗史 诗史研究 
论王贞白的乐府诗——兼论当前乐府诗史研究中对非精英作家的忽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13-118,共6页王立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代乐府诗体研究"(12FZW031)
王贞白现存乐府诗20余首,代表了一种保守而又圆熟的创作倾向。他固守旧题乐府诗的创作路径,多选用五言律诗体制,力图在拟写技巧和题旨意趣方面有所超越。他也写了一些改变传统题意或是自制新题的乐府诗,但数量较少,总体成就不高。在当...
关键词:王贞白 乐府诗 乐府史研究 
吉川幸次郎的“诗史”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50-53,共4页孟伟 
吉川幸次郎称杜甫诗歌是"诗史",从《杜甫札记》的"以时代背景说解杜诗"转变为后期《杜甫诗注》中的"以杜诗说解时代背景"。他认为杜诗记述当时的政治情势、社会制度,上承《文选》下启中唐宋明诗风。
关键词:吉川幸次郎 诗史 研究 
“不屈不挠的博学”——评刘福春《中国新诗编年史》被引量:2
《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5期104-106,共3页孙民乐 
继《新诗纪事》、《中国当代新诗编年史》、《中国新诗书刊总目》之后,刘福春的新著《中国新诗编年史》将他的新诗史研究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二百六十余万言的新著,以作者所掌握的丰厚翔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旁采博搜,抉...
关键词:中国新诗 编年史 博学 中国当代 诗史研究 文献资料 历史档案 “日” 
陈寅恪“诗史互证”论析——兼及“诗史研究”被引量:6
《北方论丛》2013年第4期108-114,共7页刘顺 
教育部青年项目"中唐文儒思想与文学研究"(10yjc751052);兰州大学2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唐代前期的儒学与文学"(13LZUJBWZY017)
"诗史互证"是史家陈寅恪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但在当下的"诗史"研究范式主导之下,"诗史互证"仅被视为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而较少注意到"诗史互证"的系统与深密。由此,相关公案的解读也存有另作新解的空间。当下的"诗史"研究虽成果甚多...
关键词:陈寅恪 诗史互证 民族史学 
20世纪七言诗源、诗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黎昔非先生《唐以前的七言诗》被引量:4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0-106,共7页徐宝余 
黎昔非先生《唐以前的七言诗》是目前可知最早的研究七言诗源诗史的现代论文。其对于七言诗源诗史的研究,奠定了后来研究的基本框架,在七言研究领域内具有开拓意义,应该引起当前学术史界的重视,然而至今尚不为人所知。深入探讨其文献价...
关键词:诗学史 唐前 七言诗 黎昔非 
夏承焘诗论初探被引量:1
《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第4期11-16,32,共7页刘青海 
夏承焘先生不仅在古近体诗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同时对于整个诗史也有全面、精深的把握,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诗学思想和评价历代诗人的独特见解。他虽然没有专门的诗学著作,但其《天风阁学词日记》记载了他平生学诗、研诗、教诗的经历,...
关键词:夏承焘 诗论 诗史研究 性情 风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