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涵

作品数:880被引量:95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国荣曹珂肖竞黄宁丁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走出“小写的人”
《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21-21,共1页
滕云在《文学:“走出小写的人”》(《人民日报》92年3月19日)一文中指出: 前几年的某些文学和近年某些拟原生态文学,实际上是把生活的“原生态”、人的“原生态”特别是某些灰暗的样态裂解出来并使之凝定、固化了。生活在这些文学中不...
关键词:民族 原生态 生态文学 生活 历史内涵 人民日报 自我发展 样态 固化 同义词 
长篇小说视点的离移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4期80-80,共1页
王愚在《视角的转换与视点的离移》(《当代文坛》1991年2期)一文中指出: 视角的转换,对于长篇小说创作来说,尽管重要,但还只是作家把握大千世界和人生百态的一个方面,远非长篇小说具有深沉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的唯一条件。长篇小...
关键词:长篇小说 当代文坛 小说创作 文化意蕴 文化生态 视点 历史内涵 世相 视角 转换 
什么是“悟”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58-58,共1页
邓牛顿在《说“悟”》(《文艺争鸣》1991年1期)一文中指出: “悟”,《说文》:“觉也”。吾心曰悟,说明“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这其中既有直觉体验,复有理性思维。“悟”
关键词:直觉体验 心理活动 宇宙 生命体验 理性思维 生命意义 说文 历史内涵 人生哲理 中国历史 
如何理解当前文学中的性爱描写
《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32-32,共1页
陈丹晨在《“文学与性”刍议》(《文学报》86年11月27日)一文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文学作品中有关性爱的描写,既有青年男女的恋爱纠葛,也有婚外恋情的悲欢;既有从性爱透视社会风尚、世态人情、历史内涵,也有因性本能驱使演绎出来的种种活剧...
关键词:性爱描写 前文学 中国文学作品 性本能 历史内涵 曹雪芹 社会风尚 世态人情 婚外恋 张贤亮 
关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争鸣
《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2期96-96,共1页
张贤亮的新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后,引起读者瞩目,有褒有贬,议论纷纷。《羊城晚报》86年1月13日以颇大篇幅发表了华南师大当代文学研究生的讨论纪要。摘录主要论点如下:①这部小说从性饥饿的角度,再现了极左政治对正常人性的绞杀...
关键词:性意识 当代文学研究 灵与肉 民族文化 极左政治 张贤亮 民族思想 禁欲主义 历史内涵 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