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撰述

作品数:58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露川李传印施建雄李道新丁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上半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古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国“古史”历史叙事的深度解剖——评王兴《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学术评论》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程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ZD242)。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人类文明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兴起的话题。在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叙事中,关于“古史”的记载极为丰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剧变与西学的引入,中国历史学者对“古史”展开了深刻的反思与重构,这是20世...
关键词: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撰述 历史叙事 历史学者 社会剧变 古史 学术话题 人类文明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撰述对神话、传说的“处置”方式与古史建构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24年第1期155-164,共10页王兴 
湖南大学2023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提升计划项目“百年考古学发展与中国‘古史’编纂研究”(项目编号:531118232035)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学术媒介性质的日人的知识观念的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撰述逐渐以“传疑时期”对古史加以阐释。以进化史观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都使得中国历史编纂者对神话、传说材料重新加以解释,并建构起新的古史叙述...
关键词:中国历史撰述 神话传说 古史建构 信史 历史观 
民国时期考古学的发展与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第2期130-146,共17页王兴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初期史学界的学术重构研究”(20CZS003)阶段性成果。
缘于史料观念的转变、疑古学说的刺激、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与学术使命,考古学兴起之后,旋即受到民国时期史学界的重视,并且考古材料被运用于古史书写之中。当时的史前考古成果打破国人上古黄金时代观念,“拉长”了中国古史,由...
关键词:中国历史撰述 考古学 “古史” 建构 史前史 商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被引量:6
《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3期21-39,共19页王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问题研究”(19JJD770004)的阶段性成果。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和撰写中国古史始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重视考古材料,将实物史料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传说记载相结合,从而致力于建立科学、可信、系统的中国"古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古...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 历史撰述 “古史” 考古学 史前社会 
分期与断限: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表述被引量:1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63-72,96,共11页王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问题研究”(19JJD770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撰述中,对"古史"有多种表述方式,大致为:"三段分期法"中的"上古史","特征分期法"中的"古史","断代史"中的"先秦史","五种社会形态"中的"古史"。不同表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隐含着史家对于"古史"的不同认知。...
关键词:中国历史撰述 分期 古史 古史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