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农

作品数:3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苑朋欣马翠花庞国庆沈敏华汪海清更多>>
相关机构:临沂师范学院南开大学人民出版社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下半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北农业大学
《考试与招生》2025年第3期45-46,共2页赵志泉 
阳春三月,漫步农大校园,感受春风拂面,在春曰暖意中追溯这座百年学府的往日与今朝。河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学校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教育 直隶农务学堂 
拜占庭帝国土地关系述评被引量:2
《世界历史评论》2021年第1期93-107,292,293,共17页庞国庆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自我发展与协同发展:拜占廷时期塞萨洛尼基城市史研究”(项目编号:TJSLQN17—001)的阶段性成果。
拜占庭各个时期的土地关系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拜占庭早期,土地劳动者中出现了新的"隶农"阶层,他们源于自由农地位的下降和奴隶地位的上升。自由农群体依然存在,他们和隶农遭受诸多剥削,逐渐依附于大地主阶层。拜占庭统治者...
关键词:拜占庭 土地关系 隶农 军区制 普罗尼亚制 
清末直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考略——以直隶农务学堂发展为例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5年第4期276-279,共4页马翠花 
清朝末年农业教育在全国开始萌芽和发展,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农业学堂。直隶地区是当时中国创办农业高等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作为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它的创办及发展对直隶乃至全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在推...
关键词:清末 直隶农务学堂 高等农业教育 
清末直隶农务总会与农业改良述论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8期143-147,共5页汪海清 
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农会组织。它的诞生既是清末全国农业生产的衰微、实业救国人士的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吁请以及清廷"新政"的实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是与该省"地瘠民贫"、"京畿重地"以及"新政...
关键词:清朝末年 直隶农务总会 农业改良 
清末新政时期直隶农务组织机构与农业技术推广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13-116,共4页苑朋欣 谭苏丽 
在直隶农业技术发展史上,清末新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此期,直隶对发展农业非常重视,通过建立农务局、农会、农学堂、农事试验场等一系列新式农务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直隶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清末新政 直隶 农业 农业技术推广 
寄弱者
《散文诗》2006年第22期1-1,共1页沐鸿 
我与你有人类之爱:但却没有恋爱。我认定恋爱是自私的,但却为上帝所承许,而公开在人间。弱者呵!我十分爱怜你的怯弱,我十分同情你的命运。但我也十分信仰我所信仰,承认我所承认。
关键词:弱者 人类之爱 恋爱 信仰 上帝 认定 隶农 承认 同情 接吻 
罗马帝国晚期隶农地位初探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4期92-94,共3页李英 
一方面由于大庄园的发展,许多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不得不租种别人的土地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奴隶制经济的危机,奴隶主为了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越来越多地把土地租给了失地的隶农。于是,隶农在农业生产中也逐渐取代...
关键词:隶农 罗马帝国晚期 地位 
清末直隶农务学堂考略被引量: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75-77,共3页苑朋欣 白秀成 
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农务学堂的兴办,不仅为直隶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且推动了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
关键词:清朝末期 直隶 农务学堂 农业教育 
袁世凯与中国资本主义被引量:1
《近代中国》1994年第1期297-330,共34页唐克敏 
在清末大吏中,袁世凯是最早赞成维新之人,又是最先出卖维新之人;他办理新政最有成效,被清廷倚为重臣,但又亲手逼清帝退位,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他拥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却又将共和推入血泊之中,成为'洪宪'皇帝。这样一个政治上变...
关键词:中国资本主义 农商 变幻多端 清帝退位 直隶农务总会 开放门户 工商业发展 机器制造 银元局 绅商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咬文嚼字”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3年第10期34-3,共2页梁殿文 刘艳红 
“咬文嚼字”这个词本来含有贬义,用以讽刺某些人读书时脱离文章内容去死抠字眼。然而,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对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咬文嚼字的功夫是少不得的。要真正做到咬得准。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概念教学 正确与错误 隶农 形象思维能力 特定时空 社会发展简史 讲授过程 分配方式 古代罗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