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作品数:177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奚广庆富金壁吴德义王文杰张维慎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读史札记:《至正条格》和《元典章》大都及两都巡幸史料四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6-50,68,共6页特木勒 于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依存关系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1&ZD219)研究成果之一。
元朝政府行政而生成的公牍文中,遗留至今者有相当一批是所谓硬译体公文书,是以汉字书写而以蒙古语语序组织而构成的公文书。新发现并刊布的《至正条格》中也包含丰富的硬译体文书。关于元朝两都巡幸及元大都城市史,这批文书中有丰富史...
关键词:元代 《元典章》 《至正条格》 硬译体公牍文书 
论傅斯年的明史研究——以“傅斯年档案”为中心的探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54-58,共5页张峰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外史学交流视野下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术范式与成就探析"(15CZS002)阶段性成果
明史是傅斯年用力较多的一个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却很少关注这一问题。实际上,傅氏不仅组织学人校勘《明实录》,而且身体力行参与《明实录》之整理,制定了《校勘叙例》,同时对史语所学人的校勘工作提出审核意见。他曾有编纂《明书...
关键词:傅斯年 《明实录》校勘 《明书三十志》 读史札记 20世纪明史研究 
“回到历史现场”——关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读史札记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7年第5期53-57,共5页沈为慧 何成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40087)阶段研究成果
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把“历史解释”确定为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或者说,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在史学阅读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合理的历史...
关键词:历史现场 历史解释 孟子论舜 幽云十六州 李鸿章 
吕思勉对顾炎武史学的继承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31-38,149,共8页李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吕思勉史学研究"(12BZS003)的阶段性成果
吕思勉深受清代学风的影响,循前代学者先读书、后做学问的传统路径,依托读史札记展开学术研究。在清代史作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推顾炎武的《日知录》。吕思勉较好地继承了顾炎武博证求通的治学特点、阅读文献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研究...
关键词:吕思勉 顾炎武 读史札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