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论

作品数:56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靖华孙学堂胡兆云邓雪梅田晓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柏拉图灵感论及“磁石”隐喻的再探究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陈连萍 
柏拉图的灵感论,在继承德莫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前人思想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主要涵盖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灵感的获得过程等几方面的理论成果。其中柏拉图在论述灵感的表现时所提出的磁石隐喻和四种迷狂因呈现出某种暗含关系而具有...
关键词:柏拉图 灵感论 “磁石” 迷狂 
人的追求与神的降临 ——论陆机的“灵感论”与柏拉图的“迷狂说”之对比
《花溪》2021年第14期0009-0010,0012,共3页李沁玥 
文学创作给予生命短暂如同夏夜焰火的人类一条追寻永恒的道路,在创制的过程中灵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陆机的“灵感论”对于精神境界的苦苦追寻和柏拉图的“迷狂说”对于神灵降临的祈求入手,试图简要阐述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和对后世的...
关键词:陆机 灵感论 柏拉图 迷狂说 
主体“部件出租”:论作品中艺术家主体性的表现方式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221-221,共1页赵毅衡 
作者一艺术家与文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说艺术文本是艺术家主体性的创造,这种说法在任何民族都是古已有之,而在现当代,此说更为许多艺术学家所肯定。但是不同论者对艺术家意向性进入文本列出不同途径:柏拉图提倡的“灵感论”,在黑格尔那...
关键词:主体性 艺术文本 灵感论 意向性 柏拉图 弗洛伊德 艺术家 现当代 
从马利坦“灵感”论看中国书画理论中的“虚静”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第5期79-83,共5页阮怡帆 
江苏省博士后2016年度科研基金项目《直觉与妙悟--中国传统书画创造和欣赏方式考探》(1601144B)
灵感是人类创造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独特而奇妙的现象。20世纪法国著名的美学家马利坦把灵感放在他独特的诗学体系语境中加以阐发,并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论述,并系统的对灵感的实质及特点、发生过程及类型进行阐述。马利坦所论述的两种灵...
关键词:马利坦 灵感说 虚静说 
中西灵感论的异同及其对戏剧创作的影响——基于柏拉图与陆机灵感论的比较
《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104-107,共4页唐健清 
在艺术创作中,灵感至关重要。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柏拉图和陆机对灵感的理解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两人都认为灵感是非理性的,皆起源于不可知的神秘力量,都富有情感且自发而不可控制。由于时代背景差异,两人探索灵感的动机不同,柏...
关键词:灵感 迷狂说 天机说 中西文化 
柏拉图“灵感论”与刘勰“神思说”的异同
《唐山文学》2017年第7期121-121,共1页许钊 
关于灵感,千百年来无人墨客探其本源而不得,但是这其中有两位人物,一中一西,成为探求"灵感"的里程碑的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灵感说",阐释了灵感上的迷狂,魏晋文人刘勰,提出了"神思"说,阐释了"虚静论",分析二者理念...
关键词:灵感论 柏拉图 异同 神思 刘勰 魏晋文人 灵感说 哲学家 
柏拉图灵感论的论证方式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5期52-56,共5页李珍珍 
柏拉图在《伊安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用一系列极具诱导性的问题,将伊安绕进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从而得出诵诗不是凭借技艺知识而是凭借灵感的结论。拟从《伊安篇》入手,简要分析柏拉图灵感论的论证逻辑和论证角度,并对柏拉图灵感论...
关键词:《伊安篇》 论证逻辑 论证角度 
中西灵感论——“妙悟说”与“迷狂说”之比较
《明日风尚》2016年第12期165-165,共1页田丽 
"妙悟说"与"迷狂说"是中西方关于灵感的学说,笔者试从中西灵感理论渊源入手,对"妙悟说"与"迷狂说"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中西灵感之异同。
关键词:“妙悟说” “迷狂说” 异同 
论柏拉图《伊安篇》中的“灵感论”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第3期39-40,共2页顾佳页 
《伊安篇》是柏拉图全集中的名篇,常为人津津乐道。同时,《伊安篇》中"赫剌克勒斯石"之链的形象比喻,即柏拉图的"灵感论"说明了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以及诗人在灵感来临时的状态。柏拉图的这个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柏拉图 伊安篇 灵感论 “赫剌克勒斯石”之链 神力 
《致云雀》体现的雪莱艺术创作观被引量:2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年第4期57-58,共2页李婧朏 
《致云雀》是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它不仅在音韵、风格、意境上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几乎融入了雪莱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艺术抱负。《致云雀》体现出雪莱的艺术创作观,承袭柏拉图灵感论,...
关键词:《致云雀》 雪莱 艺术创作观 灵感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