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裁判权

作品数:276被引量:36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汉成李育民屈文生李洋张仁善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近代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外法权交涉中的内地开放问题(1919—1931)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5期115-127,M0004,共14页吴文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蓝浦生使华时期资料整理、译介与研究”(21CZS0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12年至1937年日本驻华使领商务报告整理与研究”(20&ZD236)的阶段性成果。
1919—1931年的中外法权交涉中,列强试图使中国承认外侨内地杂居权与土地所有权。中国坚持领事裁判权与内地开放不能并存,将撤废列强领事裁判权作为内地开放的前提,并逐渐形成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基于平等互惠原则自主依法开放内地的...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领事裁判权 中外交涉 内地开放 
强者的特权与弱者的话语:“治外法权”概念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运用被引量:21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6期50-78,160,F0003,共31页黄兴涛 
近代西方的“治外法权”概念由外交豁免权与领事裁判权两种性质有别的域外司法管辖权组合而成。这一矛盾含混的内涵结构及其在日常使用中后者遮蔽前者的语用强势,导致中国知识精英有关认知的长期分歧;而中日汉字构词习惯的差异,又曾一...
关键词:治外法权 领事裁判权 外交豁免权 国际法 概念史 
晚清改进、收回领事裁判权的谋划及努力被引量:16
《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35-53,共19页李育民 
晚清时期,由于领事裁判权有着种种弊害,中外双方均感不便,产生了改进这一条约特权的意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和英国均谋划补救之法。英国提出"混合法庭"方案,为清政府所接受,但这一计划归于流产。"滇案"对领事裁判权制度产生了...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晚清 中外关系 修约 收回权利 
近代中国利权丧失的另一种因由——领事裁判权在华确立过程研究被引量:12
《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216-236,共16页郭卫东 
近代中国利权丧失的另一种因由——领事裁判权在华确立过程研究郭卫东一个无可辩驳的基本事实是:近代中国种种利权的沦丧,肇因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近代中国存在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是列强对中国的暴力强加,外交讹诈...
关键词:近代中国 《南京条约》 确立过程 耆英 裁判权 璞鼎查 英国政府 中国法律 巴麦尊 林则徐 
《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评介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181-186,共6页程道德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吴孟雪著的《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以下简称吴著),从中美关系史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产生、发展,以及最后撤废的历史,既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相当的法律知识,颇具特色。下...
关键词:裁判权 百年史 中美关系史 社会科学文献 领事 法律知识 历史知识 读后 出版社 国民党政府 
论不平等条约——兼析《中外旧约章汇编》被引量:21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1-20,共20页张振鹍 
不平等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大的问题,又像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每一本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著作都会谈到不平等条约,每一个稍微有一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有不平等条约。也许正因为这样,我国大陆学术界反而对此很少有或者简直没...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通商条约 中国近代史 侵略中国 帝国主义侵略 领事裁判权 特权 章程 对华 外国 
试析20年代美国对中国收回主权运动的态度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164-176,共13页熊志勇 
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中国人民争主权求平等的呼声不断高涨。面对中国方面的这种正义要求,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协助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1928年夏。
关键词:美国政府 中国 现行条约 收回主权 谈判 英国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凯洛格 华盛顿会议 
中日关于设立领事问题的早期交涉
《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257-262,共6页杨雨青 
1871年(清同治十年,日明治4年),中日两国签订《中日修好条规》与《中日通商章程》,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中日两国筹议修好条规时,日本政府曾想以西方列强与中国的条约为蓝本,向中国攫取片面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等一系...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日本政府 中日两国 《中日修好条规》 清政府 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 西方列强 何如璋 协定关税 
从《望厦条约》的签订看中美外交上的一次交锋被引量:4
《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1-12,共12页熊志勇 
《望厦条约》是清朝政府在中英《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之后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三个不平等条约,也是中美之间自1784年开始交往以来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提起这个条约,人们愤慨的往往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关键词:《望厦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 帝国主义 西方国家 清政府 中美外交 
论废止中比不平等条约——兼评北洋政府的修约外交被引量:14
《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182-201,共20页习五一 
中比《通商条约》及《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以下简称《中比条约》)是腐朽昏聩的清政府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硝烟未尽,各国纷纷强索特权,比利时也趁火打劫。《中比条约》于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日在北京签字。谈约...
关键词:北洋政府 修改不平等条约 修约外交 北京政府 中比条约 比利时 领事裁判权 顾维钧 外交部 中国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