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学人

作品数:5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蒋磊张琦王建明李怡朱慧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首都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教育史研究辑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留日学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基于河上肇影响的考察
《大连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5-22,共8页邱雨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现代化的‘意识—规范’难题及其治理机制研究”(22CKS024)。
河上肇是20世纪在中日两国思想史上均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求索历经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故而有“求道者”之称。李大钊、李达、郭沫若、王学文、施存统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大抵不同程度地受过他的影响...
关键词:河上肇 留日学人 马克思主义 
“为现歌台说法身”:晚清留日学人与中国“戏剧观”的现代建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年第2期236-254,共19页王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9BZW098)的阶段性成果。
在日本新派剧、新剧演出的巨大影响和刺激之下,晚清留日学人在戏剧运动中的“域外之声”一方面呼应了国内近代戏剧改良,另一方面统摄了文明新剧、改良戏曲两种形式,直接推动中国现代戏剧观在近代的萌发和生长,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
关键词:戏剧观 现代建构 戏曲改良 新剧 留日学人 
1930年代留日学人与战时日本研究
《日本问题研究》2022年第2期53-62,共10页褚静涛 
为了打消国人的恐日症状,居住在上海的几位爱国人士,面对重压,编写了《战时日本》一书,对比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传播抗日必胜的信念。宋斐如自日本求学归来,根据大量统计资料,致力于分析战时日本工业的危机,认为其从进口原材料至出口制...
关键词:抗日战争 留日学人 战时日本研究 探究 
留日学人所办刊物与清末新思想的传播、互动
《兰台世界》2022年第1期150-154,共5页孙英 肖瑞宁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思想与实践历史研究”(项目编号:20CDJ003);山西省级博士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报刊舆论监督与动员研究”(项目编号:SD1924)。
清末十年在日学人积极创办刊物,据统计,约有108种刊物创刊于这一时期。在日学人创办刊物一方面出于地域因素,以同乡会及其刊物为维系同人之纽带;另一方面以传播新思想、新知识为目的。这一时期刊物以法政类或专门类刊物为主,涉及范围较...
关键词:留日学生 报刊 社会思潮 自治运动 
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学长出席“两会”
《留学生》2017年第7期8-8,共1页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和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分别于2017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曹卫洲、李建保、牛忠英、何伟四位学长参加“两会”,共商国是。他们肩负人民群众和广大留日学人的厚望,在“两会”上...
关键词:欧美同学会 两会 会学 人民群众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留日学人 建言献策 
不忘初心,再立潮头向前迈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暨2017年新春联谊会纪实
《留学生》2017年第5期58-59,共2页杨志奇 
2017年2月18日,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在欧美同学会会所隆重举办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留日分会2017新春联谊会”。 当日,承载百年辉煌史的欧美同学会会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近200名留日学人与海内外嘉宾欢聚一堂,互致问候、共...
关键词:中日邦交正常化 新春联谊会 纪念 欧美同学会 纪实 留日学人 会所 
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举行“留学报国·百年追梦”报告会
《留学生》2016年第19期7-7,共1页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分会主办的“留学报国·百年追梦”报告会于2016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留日分会会长曹卫洲、副会长兼秘书长牛忠英等100余名留日学人以及致力于中日交流事业的相关人士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欧美同学会 留学人员 报告会 报国 中日交流 留日学人 联谊会 相关人 
抗战爆发前留日学人对日传播中国文化的特点
《东北亚学刊》2015年第2期58-64,共7页王建明 
辛亥革命后至抗战爆发前,许多留日学人向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了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对加强中日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特殊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留日学人在对日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一些...
关键词:留日学人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特点 
“都市梦”与“反都市”:清末民初留日学人的都市观
《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80-91,共12页蒋磊 
清末民初时期,几次大规模的留日潮使国人愈加了解邻国日本,也更加深了对于'何谓现代文明'这一问题的认识。在日本,由于现代教育机构和其他文化单位多集中于少数都市,因而,相较于乡村,都市吸纳了更多的留日学人,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于是...
关键词:留日 都市梦 反都市 鲁迅 
“和洋”之间:清末民初留日学人的服饰与饮食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8期27-33,190,共7页蒋磊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人不仅以日本作为西学思想的"中介",而且深受明治到大正时代日式生活的影响。在服饰穿戴方面,留日学人乐于换上西式制服和日式和服的行为,展示了这群知识人渴望着文化变革、时代进步的精神风貌。同时,服饰作为一种身份...
关键词:留日 文化身份 服饰 饮食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