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

作品数:714被引量:2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抱朴徐林祥施仲贞陈志吴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诗词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调词篇法例谈
《中华诗词》2020年第5期62-65,共4页溪翁 
刘熙载在《艺概 词曲概》中说:“词之章法,不外相摩相荡,如奇正、空实、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已。”何谓章法?1999年版《辞海》解释是“诗文作者在安排全篇章节时所用的方法。包括文章的体势、承转、熔裁等。章法无定格,在于作...
关键词:刘熙载 奇正 抑扬 《辞海》 章法 
整齐与错综——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中华诗词》2020年第4期67-69,共3页李元洛 
一株亭亭直上的白杨树,它的主干虽然笔直,但它的枝条和树叶的分布却仍然很不规律,在整齐中富有错综之美。诗歌创作何尝不是这样?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强调律诗的“开阖变化”,而英国17世纪著名的艺术理论家荷迦兹在他的《美的分析》里...
关键词:《艺概》 刘熙载 艺术理论家 高适 少府 诗歌创作 错综 白杨树 
诗品出于人品
《中华诗词》2019年第5期72-74,共3页易行 
“况有新诗为写真”——宋代官员吴芾、刘大中的写“真”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刘熙载则在《艺概·诗概》中强调:“诗品出于人品”。最近在编选丽水古代诗词时,就读到不少令人感慨甚至动容的“真诗”...
关键词:诗品 人品 《随园诗话》 古代诗词 “真诗” “真” 刘熙载 新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华诗词》2018年第11期66-69,共4页溪翁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伏应、提顿、转接、藏见、倒顺、绾插、浅深、离合诸法,篇中段中联中旬中均有取焉。”以上提到的八种写法,在篇中段中运用是章法篇法,在联(句)中旬中运用是句法。所谓句法,应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句...
关键词:句法 诗词 联句 句子结构 连接方法 刘熙载 
遮表衬跌别有趣
《中华诗词》2018年第5期57-58,共2页张其俊 
遮表,是清人刘熙载从律诗对句中拈出的一种正反对举的艺术表现手法。他在《艺概·诗概》中说:“律体中对句开合、流水、倒挽之法,不如用遮表法为最多。或前遮后表,或前表后遮。表谓如此,遮谓不如彼。二字本出禅家。昔人诗中有用‘...
关键词:艺术表现手法 流水对 对句 律诗 刘熙载 清人 
“步步相连”当“最忌”乎?
《中华诗词》2016年第8期75-76,共2页林星煌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连。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来去无迹,斯为入妙。”这是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的一段话。刘熙载论词之章法总体上推尚“摩荡变化”:“词之章法,不外相摩相荡。如奇正、空实、抑扬...
关键词:传神写照 刘熙载 章法 奇正 抑扬 词家 
青琅玕馆词话(十二则)
《中华诗词》2015年第11期77-78,共2页梁鉴江 
句句相扣,步步相随,则词何异于文?场景之调换,词意之转深,议叙之轮替,甚而上下旬之推进,须留有空间。似断还联,方能词意荡漾。刘熙载云:“空中荡漾,最是词家妙诀。”(《艺概·词曲概》)
关键词:词话 刘熙载 词意 词家 
偶书
《中华诗词》2013年第11期56-56,共1页徐富存 
空落院门空落廊,共嬉鸡燕似同行。 一旁墙角秧箕湿,知近清明春插忙。 杨逸明点评:不经意中墙角一个“湿”箕的现象,推想到一个春耕插秧“忙”的场面。交代得纹丝不乱,层次井然。前两句虽是铺垫,却也写得生动有趣。诗也需要细节...
关键词: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 言简意赅 想象空间 小诗 刘熙载 清明 含蓄 
说“真诗”
《中华诗词》2012年第4期51-55,共5页黄去非 
近代文艺批评家刘熙载在他的《艺概·诗概》中说:“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陶渊明自庚子距丙辰十七年间,作诗九首,其诗之真,更须问耶?彼无岁无诗、
关键词:“真诗” 文艺批评家 刘熙载 陶渊明 
句无闲宇,篇有馀意
《中华诗词》2010年第5期61-62,共2页尹贤 
南宋计有功说:五言律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屠沽儿不得。说明诗要精,字字要起作用,不能有闲言赘语。清刘熙载说:“五言无闲字易,有馀味难;七言有馀味易,无闲字难。”(《诗概》)
关键词:刘熙载 五言 明诗 七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