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鸿

作品数:86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宇权王雅娟袁进贾熟村张立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海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广东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晚清传统士大夫对西方的认识及其外交主张——以刘锡鸿为例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23-129,共7页张宇权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西方思潮与中国传统治国思潮发生剧烈碰撞。在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除少数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外,包括清朝首任驻德公使刘锡鸿在内的大多数晚清士大夫仍未能对西方有正确...
关键词:晚清 西方 外交 刘锡鸿 士大夫 
论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的思想及其影响被引量:4
《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17-124,共8页江中孝 
19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有过关于铁路建设的一场大论争,刘锡鸿作为反对派的代表,其主张颇具特色。他将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概括为八不可行、八无利和九有害,阐述得最为全面,影响也最大。透过刘锡鸿的铁路思想,我们可窥见晚清守旧思想的一...
关键词:刘锡鸿 铁路思想 守旧 
试论晚清传统士大夫的乡村社会治理理念——以刘锡鸿为例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107-112,共6页张宇权 
鸦片战争以后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大多数的晚清传统士大夫仍希望能够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治国救国的良方。本文以刘锡鸿为例 ,从养民在官、息争讼与节刑律、讲礼教三个方面对其乡村社会治理理念进行分析。
关键词:晚清 士大夫 乡村社会治理 刘锡鸿 
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46-51,共6页张富强 
遣使驻扎外国京城,这是近代国际司空见惯之事,并早已成为世界各独立国家走向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促进国际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对于这一流行数百年之久的国际惯例,其...
关键词:李鸿章 遣使 总理衙门 刘锡鸿 使臣 威妥玛 清政府 近代外交 刘瑞芬 曾纪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