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

作品数:762被引量:106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萍綦亮朱振武潘德利蔡圣勤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散文学视域下的木心诗歌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孙娟 
上海杉达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流散文学视域下木心诗歌的景观书写》(编号2023YB09)研究成果之一。
木心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乌镇,一生都在漂泊,是一名典型的流散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关于身份困境、家园找寻、文化冲突等“流散症候”。身份认同是流散文学的核心问题,木心的坎坷经历和在异国的流散加剧了他对身...
关键词:流散文学 木心 诗歌 身份认同 自我形象 
为流散者写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
《七彩语文》2024年第35期10-11,共2页钟孙婷 
2024年3月5日,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受邀来到上海,开启了他首次中国之行。在短短9天的行程里,他到访了上海、宁波、北京三地,与格非、孙甘露、莫言等中国作家先后展开了精彩的文学对谈,其...
关键词:孙甘露 中国现代文学馆 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作家 格非 鲁迅文学院 莫言 阿卜杜勒 
作为另一种可能性的流散——《最后的礼物》中的“去权力场域”
《世界文化》2024年第8期30-32,33,34,共5页张珈豪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古尔纳《最后的礼物》中的非洲性研究”(2023YJSSS063)阶段性成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笔下的主人公——从《离别的记忆》(1987)中的哈桑,到《赞美沉默》(1996)中的无名叙述者、《海边》(2001)中的萨利赫·奥马尔等等,他们的流散经历是学术界无法避开的...
关键词:阿巴斯 诺贝尔文学奖 权力场域 萨利赫 流散 弥留之际 阿卜杜勒 奥马尔 
从家国情怀到族裔流散共同体关怀:当代英国华人文学的历史理路与发展趋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汪杨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视域中文学共同体的实践性范式构建研究”(22BZW008)。
当代英国华人文学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前中期,早期留英的华人知识分子带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书写中国故事,他们以“民族代言人”自居,积极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风物;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80年代之后,一...
关键词:当代英国华人文学 流散书写 家国情怀 异国安家 族裔流散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与尼日利亚本土流散作家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23年第3期43-54,共12页朱振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
马克思主义进入非洲后,长效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场域和文化形态,影响了尼日利亚的图图奥拉、奥基格勃、奥索菲桑和阿契贝等一系列本土流散作家的思想和创作。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孕育了一众出色的作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非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尼日利亚文学 本土流散 身份困境 
《海边》中的流散与身份认同: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流散文学视角
《海外文摘》2023年第2期14-16,共3页刘逸群 
流散文学是一种描绘人们因战争、灾难、迫害等原因而离开故乡,流散在外,寻找新的生活和身份认同的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关注的是流散者的生活经历、心理变化以及他们与新环境的互动。流散文学的主题通常包括流散、归属、身份认同、记...
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当代女性流散文学演变及特点研究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83-85,共3页赵东旭 
黄山学院人才启动项目(2018xskq001);吉林化工学院重大社科项目(吉化院重大合字[2019]第025号)。
流散文学是对流散经历的文学表达与创造。当代女性流散作家既有女性身份,又有流散经历,她们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书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互通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利用以地理、文化、政治空间批评为着力点...
关键词:空间批评理论 流散文学 身份建构 
一食、二书与一斧——流散小说家莱格森·卡伊拉的家园渴望与民族书写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2年第3期13-21,共9页朱伟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
莱格森·卡伊拉是马拉维第一位英语小说家,在非洲英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仅凭一箪食、两本书和一把斧子便毅然走上了求学之旅。自传《我将一试》记录了他史诗般的前半生,发表后在欧美引起不小轰动,也让卡伊拉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
关键词:马拉维 非洲英语文学 莱格森·卡伊拉 流散 家园渴望 民族书写 
“家园”消逝与重构:流散题材文学的影像跨媒介叙事研究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22年第18期20-24,共5页张斌 耿然 
2019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5G环境下的影视IP内容创作研究”(编号:GD1958)阶段性成果之一。
“移民”现象是社会史与文明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为犹太人因战乱被迫脱离巴勒斯坦地区而开始流迁的历史史实,以及基于此史诗上的文艺作品描绘。现当代中,“移民”主要指脱离了原生地与原生文化领域、在新的移民地重新定居的人群。...
关键词:跨媒介叙事 文学作品 历史史实 交流式 原生地 流散 原生文化 文艺作品 
埃里克·桑德奎斯特与世界文学的族裔拼板
《外国语言文学》2022年第4期53-62,134,共11页林国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奥巴马现象与美国种族融合”(18FMZ005)。
埃里克·桑德奎斯特致力于从非裔文学传统中挖掘当代多元文化的基础,被视为美国多元文化论的旗手,也是世界文学中族裔批评的重要推手。他的研究坚持跨界、多元与差异的信条,注重协调传统与现代、全球与地方、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使族裔研...
关键词:埃里克·桑德奎斯特 世界文学 多元文化论 流散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