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说

作品数:230被引量:2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凤贤姚介厚谢云詹世友熊坤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干成就学会未来--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创会会长访谈录
《华夏教师教育》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华夏教师教育》编辑部 
采访对象:黄明超。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创会会长,重庆华夏师资建设研究院院长,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院长,《华夏教师教育》主编。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国学等,出版有《实干成就未来》《培育教育家型教师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探索》等专著。原...
关键词:国学研究院 采访对象 采访地点 采访记录 实践探索 伦理学说 厚德载物 模型理论 
智能革命对人性的深度拷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6期39-40,共2页成素梅 
对人类本性的探讨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在道德哲学领域,各种人性理论被浓缩为美德论、正义论、义务论、后果论等伦理学说并得到了广泛讨论。智能革命的深度发展已经突破了过去单纯以辨辩别人性善恶、追求个人利益、强调道德义务以及...
关键词:智能革命 伦理学说 道德义务 人性善恶 后果论 人性理论 美德论 人类本性 
实用人类学是康德伦理学说的第二部分吗?——论一种可能的回答方案
《宜宾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9-75,108,共8页张杨 
康德关于伦理学说持一种二分法的观点,认为伦理学说的第二部分是道德人类学,有时也被称为实践人类学,它以经验性的原则阐明自身。然而,“实践的”一词在康德那里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实践人类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实践含义之上。“实用的”一...
关键词:康德 实践人类学 实用人类学 道德 
施璇:《笛卡尔的伦理学说研究》
《哲学门》2023年第1期389-397,共9页汪瑞原 
一笛卡尔的伦理学疑难在伦理学史中存在着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笛卡尔哲学作为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开端,他的哲学却令人意外地没有在西方伦理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施璇在其力作《笛卡尔的伦理学说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中...
关键词:伦理学说 西方现代哲学 西方伦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笛卡尔哲学 奇怪现象 伦理学史 
理性主义幸福论:笛卡尔的伦理学说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22年第7期35-42,共8页施璇 
202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21BZX004)资助。
笛卡尔的伦理学说是一套建立在理性主义知识论基础上的、以实现人的幸福为目的的伦理学说,这套学说主要由人的理性、意志以及习惯这三个要素勾连在一起。从当代西方伦理学来看,一方面,笛卡尔的伦理学说给出了关于价值或善好的说明,这部...
关键词:笛卡尔 理性 意志 习惯 影响 
康德法权与伦理学说关系的两种解读及其内在困境——兼论一种先验观念论视角的解决方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09-117,共9页胡天力 
关于康德法权学说与伦理学说的关系,学界主要有分离论和直接推导论两种解读方式。分离论者通常着眼于诸义务、法则、强制方式等具体内容而忽略了两个体系的根据之关联;直接推导论者又往往将两个体系的根据归于一个未经界定与区分的自由...
关键词:法权论 德性论 时空 自由概念 先验观念论 
论《沙乡年鉴》中“大地伦理”学说的中庸智慧
《艺术科技》2021年第20期244-246,共3页顾菁 韩望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自然随笔与哲学论文集《沙乡年鉴》中描绘出了一幅自给自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与中国古代归隐山林、自耕自种的小农经济社会颇为相似。他在自然与人类社会文明中找到了一条出路,寻求了一种平衡。奥尔多...
关键词:《沙乡年鉴》 “大地伦理” 中庸 
“中西会通视域下的儒家超越性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当代儒学》2021年第1期263-280,共18页常会营 
儒家不仅是一套伦理学说,更有天人之际的终极关切,具有安身立命的功效,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儒家的超越思想具有怎样的内涵与形态?与其他轴心文明的超越思想有何不同?牟宗三等提出的内在超越说是否足以概括儒家超越思想的特色?今...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 伦理学说 终极关切 轴心文明 原始儒家 天人之际 牟宗三 安身立命 
论马克思的伦理学说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余达淮 贾正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文社科类)项目“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规约研究”(2018B33014)。
马克思的伦理学说本质上而言是一种人类解放的实质性伦理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伦理学的方法,因而得以摆脱西方伦理学的形式论证方式。随着马克思逐渐沉入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质性伦理学被进一步丰富,转变为经济——...
关键词:马克思 实质性伦理学 经济社会的道德批判 共产主义道德 
伦理学说的重建与创新:《吕氏春秋》的“忠”与“诚”概念探析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20年第4期113-128,共16页佐藤将之 
本文经过《吕氏春秋》的“忠”和“诚”两个概念的内容以及在其论述中的角色之分析,欲论证《吕氏春秋》的作者(或编者)坚信“忠”“诚”等伦理价值的实践是为了建立治理天下的国家不可或缺之条件。具体而言,《吕氏春秋》的“忠”和“诚...
关键词:《吕氏春秋》 “忠” “诚” “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