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现代化

作品数:29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晋荣东袁正校何向东王雨田孙培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内逻辑研究的一个侧面——对王路教授学术论争的反思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11-13,共3页杨红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无信念的知识论研究"(2012-GH-020);河南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蒯因与西方哲学的当代发展"(11CZX045)的阶段性成果
王路教授是我国逻辑学界的知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王路参与了国内数次重要的逻辑学论争,甚至是很多论争的发起者,其观点也构成了逻辑论争的重要而旗帜鲜明的一派。本文对王路的学术论争观点进行梳理,并将其归纳为三个主题:关于逻辑教学...
关键词:王路 逻辑现代化 逻辑的观念 
逻辑现代化:今天的理解与实践——王宪钧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逻辑现代化专题研讨侧记被引量:1
《逻辑学研究》2010年第3期139-144,共6页邢滔滔 周北海 
王宪钧先生毕生致力于提高中国的逻辑教学与研究的水平,三十余年前率先提出"逻辑课程现代化"的口号,对当时的逻辑界有振聋发聩之功。此后"逻辑现代化"成为我国逻辑学发展的主旋律。时至今日,三十年的"逻辑现代化"实现或完成了什么...
关键词:逻辑现代化 专题研讨 周年纪念 侧记 诞辰 实践 教学与研究 课程现代化 
辩证地看待普通逻辑与辩证逻辑被引量:1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46-49,52,共5页张静焕 
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法律逻辑学教学改革"(Hjsk2009 -39)
逻辑演绎的有效性是理性形成的基础,全面看问题是达成和谐的保证。不管是普通逻辑还是辩证逻辑,不管是形式逻辑还是非形式逻辑都首先要求思维清晰,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运用策略;同时追求全面、具体的思维。问题不在于改造哪一种理论,...
关键词:思维训练 普通逻辑 辩证逻辑 逻辑现代化 
“2008·学术前沿论坛”综述
《哲学动态》2009年第6期108-108,共1页杨芳 李敏静 
关键词:学术前沿 论坛 逻辑现代化 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 逻辑教学 中国逻辑学 改革开放 
“2008·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逻辑学会分论坛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逻辑现代化 学术前沿 北京市 论坛 学会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论辩证逻辑的文化基础——兼论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逻辑现代化问题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35-37,共3页柳昌清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如果从时间角度看,是初等逻辑与高等逻辑的关系;如果从空间角度看,则西方人主要使用的是形式逻辑,而中国人则一直使用辩证逻辑。中国文化是辩证逻辑的文化基础。古代中国的辩证逻辑只能算"准逻辑",...
关键词:辩证逻辑 文化基础 逻辑现代化 现代中国逻辑 
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化及其问题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0-15,共6页晋荣东 
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历史地看,当代中国逻辑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先发端于1978年提出的“逻辑为四化服务”与“逻辑现代化”等口号。如果说后一口号更多地是在强调逻辑教学与研究自身的现代化,那么前者注重的则是逻辑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关系。在20余...
关键词:中国逻辑史 逻辑现代化 现代性 社会文化功能 
论非形式逻辑的现代性特征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晋荣东 
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新的逻辑分支,非形式逻辑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的逻辑:从其兴起的动力说,它是一种旨在应对现代性问题的逻辑;从其发展的方式看,它是一种体现着逻辑自身现代性的逻辑;从其在中国的引入历程讲,它是一种对传统逻辑的现代化具有示范意...
关键词:非形式逻辑 现代性 逻辑现代化 
逻辑现代化:从天然渐变为人造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25-29,共5页孙培福 
从传统逻辑到现代逻辑是一个由天然逻辑渐变为人造逻辑的过程,由起初研究自然形态的思维形式,到后来研究人工形态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对逻辑由改造到创造的质变。认识论意义上的天然逻辑与方法论意义上的人造逻辑是不同发展方向产生的不...
关键词:天然逻辑 人造逻辑 思维的自然形态 改造 创造 
谈普通逻辑的命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59-62,共4页夏国军 肖国华 
数理逻辑的诞生给普通逻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普通逻辑的命运,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产生了"取代论"和"吸收论"等不同的观点。只有坚持客观辩证的态度,澄清逻辑现代化的内涵、普通逻辑的学科特点、普通逻辑的现实意义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普通逻辑 命运 逻辑现代化 扬弃 现实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