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卢普

作品数:41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爱兰陈禹谢康许晶华陈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工业技术经济》《图书情报论坛》《网络与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息经济是什么(之二)
《浙江经济》2017年第11期16-16,共1页刘亭 
从相关衍生概念分析",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等都应属于信息经济的范畴。
关键词:概念分析 新型经济形态 马克卢普 波拉特 人工智能技术 物联网 数字化过程 社会治理方式 主攻方向 领域知识 
信息经济的“前世今生”被引量:1
《浙江经济》2017年第9期41-41,共1页应瑛 
作为省咨询委刘亭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近期由于工作需要,我们对“信息经济”概念的来龙去脉做了一次系统梳理,现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方家。国外关于信息经济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1962年出版的著作《美国的...
关键词:信息经济 产业概念 研究团队 知识产业 知识生产 马克卢普 经济学家 美国 
“程序性知识”与习作教学
《语文知识》2016年第24期92-95,共4页姚玉芳 郭家海 
“知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不同的人对知识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多是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从经济的视角将知识分为五类: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精神知识、不需要的知识。科学家钱学森从科学...
关键词:程序性知识 习作教学 经济学家 分类标准 实用知识 马克卢普 学术知识 自然科学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的特征和作用
《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59期92-93,共2页柏思萍 
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010LX381)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信息经济学分为两条研究主线:一是以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Machlup)和马克·尤里·波拉特(MacUriPorat)为创始人的宏观信息经济学,以研究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为主,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生产、流通和利用以及经济效益;二...
关键词:会计信息 经济学角度 微观信息经济学 特征和 不完全信息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 马克卢普 市场模型 
全球高校信息化评价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被引量:1
《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第5期15-15,共1页张计龙 宓詠 
目前,对国家和地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比较著名的如美国学者马克卢普、波拉特提出的信息化评价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以及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等。相对而言,关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
关键词:信息化评价 高校信息化 起步阶段 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指数法 企业信息化 马克卢普 美国学者 
信息时代的财富之路——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董事会》2008年第1期111-111,共1页梁捷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敏感地意识到,经济学家必须开始研究“知识”,这是一个从斯密到马克思都不曾遇到过的新问题。以前的经济学只需要研究资本以及容易转成资本的土地、劳动等要素,而知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离...
关键词:知识生产 信息时代 美国 分配 财富 经济学家 60年代 马克卢普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的创新与局限被引量:1
《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期267-269,共3页叶莎莎 张旭 
本文主要对马克卢普在信息经济论方面的创新研究做了分析,尤其对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理论及其对国民信息经济的测度做了较为具体地分析;同时,对马克卢普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做了阐述。
关键词:马克卢普 知识 知识产业 信息经济测度 
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及其意义被引量:2
《决策探索》2005年第8期55-56,共2页吴文莉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 不完全信息理论 市场模型 经济效率 马克卢普 研究者 创始人 波拉特 
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型的思考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第5期118-120,共3页马桂艳 
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冲击早在1962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F.马克卢普就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明确了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知识信息的重大意义。他认为知识产业是生产知识产品,从事信息服务的机构,人类社会在经历...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功能转型 高校 图书馆信息服务 普林斯顿大学 知识经济 知识产业 1962年 经济学教授 马克卢普 重大意义 知识信息 国家经济 知识产品 农业经济 人类社会 经济社会 社会发展 21世纪 工业 
完善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探讨被引量:11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484-487,共4页王爱兰 
20世纪 6 0年代美国与日本等国学者对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理论与方法进行过研究 ,为信息化发展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2 0 0 1年 7月我国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但是 ,随着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需要我们对原有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 信息化水平 测度指标 评价指标 马克卢普 波拉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