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语

作品数:79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典王小丽刘泽权李力超王小丽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阿坝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革皰”考说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32-35,共4页傅来兮 
"革皰[■]"是陕北府谷及周边晋西北、内蒙古中西部一带方言中妇孺皆知的"口头禅"式詈骂语。府谷方言把"癞蛤蟆"叫作"疥革皰"。詈骂语"革皰"就是"疥革皰"之省,为"蛤蟆"之音转,所指即"癞蛤蟆",文化义指"私生子",依方言音义可记字为"革皰"...
关键词:革皰 疥革皰 癞蛤蟆 音转 詈骂语 私生子 
汉日詈骂语的比较研究——以网络新闻评论为中心
《雨露风》2021年第9期76-78,共3页邹婉婧 
本文基于网络新闻评论中,汉日网络詈骂语的具体语料,首先基于语义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语与日语詈骂语的数量与种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总结了詈骂语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的形式特点。研究表明汉语与日语的詈骂语数量相差不大,区别在于使用...
关键词:汉日网络詈骂语 文化 构造形式 
论《金瓶梅词话》中潘金莲、庞春梅的“骂”
《今古文创》2021年第16期16-18,共3页高昕 
潘金莲和庞春梅作为《金瓶梅词话》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二者的骂语独具特色,其中大骂和联骂尤为突出。两种骂语不仅能够塑造金、梅二人和受骂者,还能够推进情节和展现整体结构,并侧面反映出明代中后期社会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潘金莲 庞春梅 骂语 联骂 
《红楼梦》中“蹄子”的英译探讨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31期25-27,共3页张红 
《红楼梦》作为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英国的汉学家霍克斯和闵福德先生以及我国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在《红楼梦》翻译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霍译本和杨译本,对"蹄子"这种詈骂语的英...
关键词:《红楼梦》 比较 詈骂语 
东北詈骂语探究
《文学教育》2020年第22期127-129,共3页田原 
本文结合线上调研的方法,对东北方言詈语语料进行考察,从表现形式分析、现阶段使用者的态度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几方面出发,对东北詈骂语进行了剖析。其中,表现形式分析从语法特点、语义深浅、语用特征三方面入手,总结前人观点,分析较...
关键词:东北地区 汉语方言詈骂语 表现形式 现阶段态度 发展趋势预测 
《聊斋俚曲集》詈骂语初探
《蒲松龄研究》2020年第2期86-96,共11页杨艳菊 
詈骂语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内含一定的民俗文化、语言文化和社会生活。将通俗说唱作品《聊斋俚曲集》中的詈骂语进行归纳解析,着重从语义和功能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整理分类,探讨詈骂者与詈骂对象的关系、詈骂者的性别、身份地位...
关键词:聊斋俚曲集 詈骂语 分类 影响因素 
基于贾平凹《高兴》的方言功能与英译研究被引量:1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104-109,共6页邵霞 马会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文学英译与译者群落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19M016);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基金项目“贾平凹长篇小说序跋注译”(项目编号:19SLWH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了考查文学作品中方言英译与传播的有效途径,以贾平凹《高兴》中的陕西方言词为研究对象,借助《商县方言志》等相关工具书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11种翻译方法,将原文中的陕西方言划分为人名与称呼语、詈骂语、习语和地方特有表达用...
关键词:《高兴》 方言翻译 詈骂语 
基于语料库对“馬鹿野郎”语用效力之考察
《今古文创》2020年第17期95-96,共2页黄睿 
詈骂语常因其负面性而被学界忽视。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语料库对现代日语中常见的"馬鹿野郎"这一詈骂语之语用效力做出考察,发现其具有施行忠告、表示亲昵、维护面子、发泄负面情绪、引起发笑、表示谦虚六大语用效力。
关键词:詈骂语 馬鹿野郎 语料库 语用效力 
《阿Q正传》中詈骂语语用效力探析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3期0035-0036,共2页黄睿 
《阿Q正传》这一文章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广受好评,其中出现了大量的詈骂语,是研究詈骂语的绝佳语料。本文从语用论的视角出发,以《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詈骂语进行分析,并以会话情境中所出现的詈骂语...
关键词:詈骂语 言语行为 阿Q正传 语用效力 
浅谈语言与性别的差异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190-190,共1页赵庶栋 
一、文献回顾: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打开了概念隐喻研究的大门。他从话语层面描述了美国文化中“女性用语”的几个主要特征,并从女性社会地位的角度解释了语言与性别的差异。根据Lakoff的观察,女性在词语上喜欢用弱化语(hedge...
关键词:语言与性别 女性语言 概念隐喻 语言性别差异 女性用语 男性语言 LAKOFF 咒骂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