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语言文化

作品数:52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阿平郭孟秀夏宇旭唐戈王立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史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北方文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地区满语言存续形态的田野调查纪实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1年第1期30-38,共9页郝庆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17至21世纪初俄文文献中赫哲族资料收集整理及著作目录”(2018VJX039)阶段性成果
满族语言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弘扬工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科院和国家图书馆就注意到培养满文人才的重要性,并开办了满文专修班;60年代,周恩来总理代表政府采纳了诸多专家的建议,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开办了...
关键词:中央民族学院 国家图书馆 满族语言文化 黑龙江地区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满文 专修班 传承和弘扬 
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简介
《满语研究》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在文学院(原中文系)及满学研究院(原满族语言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1981年获批“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
关键词:硕士学位授予权 黑龙江大学 学科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 满族语言文化 博士学位授予权 中国古代文学 
传承满族语言文化 办民族特色学校
《吉林教育》2019年第28期48-48,共1页卢占军 
伊通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伊通”一词是满语,音译汉语是“波涛汹涌的河”。境内现存国内唯一清代初期三大工程“大驿路、柳条边、御围场”的县份。建有中国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分馆,这里保存着原生态的满族...
关键词:满族语言文化 民族博物馆 特色学校 传承 清代初期 民俗文化 自治县 吉林省 
传承满族语言文化需要更多学校的行动——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开设满语课程为例
《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12期54-55,共2页程兰清 
满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作出过极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满语已经成为濒危语言,满族文化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困境。如果不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
关键词:青龙满族自治县 保护和传承 满族语言文化 满语 河北省 课程 学校 中华文化 
“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项目简介
《满语研究》2016年第1期F0002-F0002,145,共1页
满族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满族语言文化日渐式微,甚至趋向濒危。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高佩璇女士于2009年资助设立“满族文化...
关键词:满族语言文化 文化抢救 项目简介 开发 中华民族文化 全球化进程 2009年 政协委员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是吉林省首家满族文化学术研究机构,也是东北地区较早成立的满学研究专门机构。2001年被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确立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满族文化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被增设为吉林省...
关键词:吉林师范大学 满族文化 研究所 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研究机构 满族语言文化 东北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语言文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国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在积极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动态调控机制背景下产生的。2012年10月,吉林师范大学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满族语言文化...
关键词:人才培养 语言文化 师范大学 博士 满族 吉林 经济社会发展 动态调控 
“满族语言文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国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在积极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动态调控机制背景下产生的。2012年10月,吉林师范大学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满族语言文化...
关键词:满族语言文化 人才培养 博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经济社会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 现代化建设 主动适应 
依托东北地域优势,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3期84-85,92,共3页夏宇旭 
特色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强效之路,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专业之路,即以满族语言文化和东北地方史为特色教学方向,培养出的特色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特色专业 满族语言文化 东北地方史 特色人才 
彰显地方特色,收获教学实效——吉林师范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03-105,共3页于鹏翔 夏宇旭 王立 
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语言可以探析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反过来对民族语言又有制约性,要想精通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熟知这个民族的文化。满族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
关键词:满族语言文化 吉林师范大学 地方特色 特色教学 教学实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族文化 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