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

作品数:1322被引量:103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长山季永海赵杰晓春贾越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满语超自然词汇原义及其属性赋予探析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5年第4期71-75,共5页王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东北民族交融研究”(23BMZ092)。
在满族的超自然崇拜中,崇拜物的属性赋予可引发语义畸变或理解歧义,导致文化符号的结构性偏移。作为崇拜物的语言载体,原本的满语超自然词汇仅指事物本身,并无过多衍生意义,但在超自然崇拜的形成进程中,通过超自然属性的赋予,自然物象...
关键词:满语 词汇 超自然 
“聊”的“闲谈”义来源探析--兼论“聊”与“谈”的竞争与分工
《辞书研究》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郝璐杰 陈昌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学史(分类多卷本)”(项目编号16ZDA206)的资助。
“聊”的“闲谈”义有两种可能的来源:来自元明时期的词语“撩嘴”,或是来自满语表示“谈论”义的动词leolembi。表示“闲谈”义的“聊”从晚清民国时期开始在口语中逐渐替代了“谈”。
关键词:“聊” “闲谈”义 满语 北京话 同义词竞争 
满语虚义动词se-的句法语义功能
《今古文创》2025年第8期113-116,共4页栾滢琳 
se-作为满语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语法功能最多的动词之一,不仅能够作为具有形态变化的一般动词,也能作为虚义动词使用。se-及其屈折形态作为虚义动词使用时,具有与其前面说话内容(即补语)紧密相连的特点,随着语法化程度不断加深,除了...
关键词:满语 虚义动词 se- 
实利与殖民的二重变奏——伪满时期《(满语)物理》教科书特点研究
《理论观察》2024年第12期113-117,共5页陈云奔 徐海鹏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及特点——基于物理教科书的研究(1840-1949)”(项目编号:20EDE375)的研究成果。
《(满语)物理》教科书作为伪满政权实施奴化殖民教育的重要工具,体现着实利与殖民的双重特点。该教科书在编写原则、知识观、插图设计、实验设置与物理学名词使用等方面体现着唯实利主义的本体性特点。在唯实利主义的基础上,又在意识形...
关键词:伪满洲国 《(满语)物理》教科书 实利主义 殖民主义 
松花江捕鱼杂记
《气象知识》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丁欣桐 
松花江南源发源于长白山,是从长白山流淌出的最长的河流,全长1927千米,流域面积55.72千米2,是我国流域面积排名第三的江河。松花江的名字源于满语“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松花江流域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但松花江并不是从古至今都...
关键词:满族文化 松花江流域 满语 长白山 流域面积 天河 发源地 
满汉合璧《清文启蒙》域外流布考
《国际汉学》2024年第6期47-59,151,共14页王晓艳 王继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至民国北京话的语法演变研究与标注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22&ZD3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4JJ012)的阶段性成果。
《清文启蒙》是清代八旗子弟学习语言时使用的满汉双语教材,包括会话练习、语法词汇讲解、文字书写等,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反映了清代早期旗人语言的真实面貌,也是北京话珍稀语料。《清文启蒙》传到域外以后,东亚和欧洲学者先后对其进行...
关键词:满汉合璧 《清文启蒙》 满语 北京话 双语教材 
清前期盛京内务府满语称谓演变——基于辽宁省档案馆藏清代满汉文档案的分析
《满语研究》2024年第2期71-80,共10页杨德荣 刘小萌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0410120103001)。
盛京内务府自顺治朝初年至乾隆朝前期,其满语称谓处在动态变化中。经考察满汉文档案发现,顺治三年(1646年)至顺治十二年(1655年)为雏形阶段,设三旗佐领,以佐领名字为该组织的满语称谓。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为发展完...
关键词:盛京内务府 满语称谓 满文档案 
富饶之乡巴彦
《奋斗》2024年第23期77-78,共2页魏刚 
巴彦原称巴彦苏苏。“巴彦苏苏”一说源于满语,一说源于蒙古语;其意义有的说是“富贵的村庄”,有的说是“丰富之水”,皆不离富庶之意。巴彦苏苏的名称,有由水得名和由山得名两种不同说法。前者认为,巴彦与木兰交界之黄泥河(原名佛戎库河...
关键词:蒙古语 满语 黄泥河 巴彦 得名 
《元朝秘史》中若干名词与满语比较研究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田鹂 孟松林 
《元朝秘史》作为13世纪蒙古社会的百科全书,所涉内容极其广泛,涵盖了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等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迄今为止,《秘史》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然而基于满语和蒙古语的密切关系对其进行研究却是《秘史...
关键词:元朝秘史 名词 满语 比较研究 
蒙古语“qulang”一词考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24年第5期34-39,共6页格根哈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御制五体清文鉴》词汇研究”(编号:22XYY004)。
满蒙两种语言同属一个语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生语言接触,产生了诸多相互借用的词语。满语的“hulan”(烟筒)与蒙古语书面语“qoulai”(喉、管、筒、管道、炕洞)以及突厥语族语言“hool”一词均有同源关系...
关键词:蒙古语“qulang” 满语“hulan” 词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