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可信度

作品数:27被引量:18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晓静马超沈菲张志安张明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传播》《教育传媒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风险情境下健康信息策略的可信度与劝服效果研究
《新闻大学》2024年第11期99-116,120,121,共20页刘芹良 李晓静 
情境是劝服研究的先决条件,已有研究聚焦不同劝服情境中对信息策略的探索,缺乏同一策略在不同劝服情境中的对比研究。本文以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高风险语境下同一劝服策略带来的感知可信度与劝服效果的差异。基于信息面向、信息诉...
关键词:癌症 高风险情境 信息策略 媒介可信度 劝服效果 
重新发现国家:一次拓展中国媒体信任概念的尝试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7期28-53,共26页周子杰 
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XG202303)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媒体信任研究中,内容信任(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信任)几乎成为媒体信任的唯一内涵,中国媒体信任研究吸纳了这一成果,在实证上形成了对国家的系统性忽视。面对这一知识生产现状,本文核心目标在于将制度信任(受众对媒介制度的信任)作为...
关键词:媒体信任 媒介公信力 媒介可信度 国家在场 制度信任 
融媒体如何促进中国青年的政治信任?——基于链式双重中介模型的考察被引量:2
《新闻界》2023年第9期46-57,共12页李晓静 刘祎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媒介体制与社会信任研究”(19ZDA326);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研究课题(DFY-LL2020005)。
政治融媒体已成为中国青年获取政治信息、形塑政治态度的重要渠道。相较于过往研究,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切入,以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2所高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N=3011),探讨政治融媒体的使用对中国青年...
关键词:融媒体 政治信任 政治传播 媒介可信度 国家认同 青年大学习 学习强国 
基于互联网媒介抗疫科普的公众信息行为调查研究被引量:8
《科普研究》2022年第1期59-65,90,102,共9页胡俊平 钟琦 易佳 欧阳子涵 
中国科普研究所项目“全国学会互联网科普能力研究”(200109EMP069)。
互联网媒介抗疫科普实践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科普功能发挥的重要路径之一。从公众信息行为视角开展问卷调查,考察公众获取抗疫科普内容的媒介使用状况、对渠道和所获科普内容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及在认知判断和行为策略方面发生的转变,...
关键词:媒介使用 媒介可信度 新冠肺炎 应急科普 信息行为 
传染病疫情中的媒介使用与知识获取——基于四川高校学生的实证调查被引量:4
《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2期78-82,共5页马超 谢沁宜 
2020年四川省社科规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研究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后基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舆论引导机制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C20YJ01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四川十所高校青年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与知识获取情况。研究发现,微博和新闻客户端是最受青年学生信任和依赖的媒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虽然并非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介,但其在学生群体...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媒介使用 媒介依赖 媒介可信度 知识获取 
媒介可信度视角的风险传播扩展模型——基于新冠疫情的全国调查被引量:1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33-40,共8页李晓静 刘芹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媒介体制与社会信任研究”(项目编号:19ZDA326)的研究成果
危机与应急风险传播研究领域已发展出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恐惧诉求、保护动机理论(PMT)、扩展的平行处理模型(EPPM)等相关理论,研究尝试将"媒介可信度"这一变量嵌入到"信息接触—风险感知—行为驱动"的因果模型中进行考察。基于...
关键词:媒介可信度 风险传播 信息接触 风险感知 
越可信越验证:移动端用户验证信息的动因探究被引量:3
《新闻大学》2020年第8期71-84,129,共15页胡兵 钟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社交媒体的新闻数据核查研究”(17BXW096);第二届广东影视名家项目“新时代广东广电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移动端假信息及其成因引起了传播学者的关注和思考。本研究引入"认知需求",构建一个手机用户信息验证需求的动因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1)对低教育程度者,认知需求是影响用户验证信息的因素之一;而对高教育程度者,信息可信度...
关键词:媒介可信度 假新闻 信息验证 认知需求 移动媒介 
“男女有别”:媒介接触、媒介信任与媒介素养的性别差异——来自四川省域居民的实证调查被引量:5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35-45,共11页马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BXW03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青年项目“网络直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研究”(项目编号:SXJYC1802)
基于四川省域居民的大样本调查(N=2762),从“性别与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不同性别受众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状况发现,不同性别的人口在媒介接触渠道、信息关注类型、媒介使用动机和媒介可信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媒介素养...
关键词:性别与传播 女性媒介素养 媒介可信度 媒介素养量表 
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研究——来自S省青年群体的实证调查被引量:15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79-100,共22页马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XW035)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状况正逢其时。以S省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情况和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 城乡青年 媒介接触 媒介依赖 媒介可信度 实证研究 
西方网络媒介可信度研究综述——基于2000年—2014年的文献分析被引量: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9-16,21,共9页赵恒煜 
媒介可信度研究是媒介效果领域的重要课题,西方国家大量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媒介调查机构都在媒介可信度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媒介可信度"都是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重点刊载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
关键词:传播效果 媒介可信度 新媒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