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风貌

作品数:232被引量:23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世宇安建军陈亚平李晓明李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曲艺美学风貌构造:中国古典美学熔铸当代曲艺作品美学品格的途径研究
《曲艺》2024年第12期20-24,共5页鑫鑫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理念。它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追求,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中华美学精神”重大命题,这一重要讲...
关键词:文艺工作座谈会 美学风貌 美学品格 中国古典美学 中华美学精神 审美风范 文艺事业 思想和艺术 
北方依旧崇高——论老藤《北地》《北障》《北爱》的美学风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张浩 吴玉杰 
作为新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老藤展现了与其他作家不同的风貌。当下大多数东北作家更倾向于以一种现代主义的技巧和情感去处理文本,老藤却选择以一种阳刚崇高的美学原则去建构文本中的北地。因此,探讨老藤这种美学原则的生成,对北地空...
关键词:老藤 东北文学 崇高 北地 美学风貌 
分裂与融合——论班宇小说的两极性美学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3年第11期74-88,共15页石磊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基本问题重审与方法论新探”(批准号:2022CDJSKZX01)成果。
杂糅是班宇近年小说创作美学风貌的显著特征,体现出其小说文本构造资源的多样性和混杂性。但这只是班宇小说美学风貌的表象,他小说中诸杂糅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分裂与融合张力下的两极性关系。其语言构造口语化和书面化的...
关键词:美学风貌 个人体验 文学叙事 两极性 混杂性 写实 相反相成 语言生态 
东西方舞台上的诗意表演
《上海戏剧》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龚玉娇 刘倩 张青 吴佳燕 钟海清(整理)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文艺工作者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路径。从延安时期的“戏曲现代化与话剧民族化”,到黄佐临先生提出“写意戏剧观”以及焦菊隐先生倡导“中国学派演剧体系”,再到现代戏曲和当代话剧的探索与创造,中国...
关键词:美学风貌 现代戏曲 文艺工作者 诗意表达 戏曲现代化 焦菊隐 黄佐临 话剧民族化 
儒心为本文心为趣——陈湘波“沧浪之水”作品展观感
《美术观察》2023年第8期107-112,F0002,共7页古秀玲 
中国水墨画历经几千年发展,衍变出独特而自成严密体系的美学风貌,无论是笔墨技法,还是品评鉴赏,皆衍生出一种精微的趣味。不谙此道者,味之如嚼蜡;深爱此道者,汲汲然而不知春秋岁月矣。中国画是学养、人格、技艺浸淫出来的,没有时间的沉...
关键词:笔墨技法 水墨艺术 美学风貌 中国画 中国水墨画 沧浪之水 作品展 
万物静观皆自得
《书屋》2022年第12期58-59,共2页何媛媛 
初看作家夏炜的散文集《等茶》,恰如在浮躁的都市里感受远山的辽阔,在盛夏喧哗中品味沁人心脾的香茗。作家以茶为媒,从传统文化角度,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生活,描述日常茶事、人事、世事,仿佛只是展示着生活风物。然而,日常生活正是民族文...
关键词:美学风貌 文学创作 人类灵魂 审美情感 时代变迁 现代社会生活 茶为媒 
周作人的民俗小品文
《书屋》2022年第9期16-19,共4页李麓珈 
周作人既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又是现代民俗学理论的引介者。文学实践与民俗考察的相互融合构成他写作生涯中庞大而关键的一环,正如《地方与文艺》中所述:“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
关键词:美学风貌 小品文 周作人 五四文学革命 思想谱系 神话传说 文学实践 花鸟虫鱼 
在白与黑的交集地带--浅谈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关系被引量:2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4期47-51,共5页项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项目批准号:21BZW147)阶段性成果
有研究者把中国近年来兴起的非虚构写作看作是散文写作的一部分,是散文写作的新变化,是给散文创作注入新的活力的一种写作方法。比如非虚构写作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经验,是“散文突围”过程中的求新求变,是一种新的写作姿...
关键词:散文美学 美学风貌 散文写作 写作姿态 非虚构 悲剧感 写作方法 求新求变 
乡村现代转型中的文学书写——以新世纪乡土长篇小说为例被引量:1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年第2期134-142,共9页李小红 贺婧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1978—2018)”(项目编号:20BZW044);甘肃省青年博士基金项目“当代西部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1QB—14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最令人瞩目的社会转型发生在有着悠久农业社会形态和以儒释道兼容互补的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乡村,乡村遂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原型和母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感应着中国乡土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动,乡土再次成为不...
关键词:乡土 多元复合 多维立体 美学风貌 
2020年中国新诗之一瞥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1年第4期98-104,共7页谭五昌 
2020年的中国新诗在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层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格局,从诗歌写作的具体向度而言,可以将2020年的中国新诗创作主要归纳成灾难书写、人性书写(人性化写作)、神性写作、修辞性写作(词语写作)、智性写作、日常生活写作、审美...
关键词:中国新诗 2020年 灾难书写 诗学主题 美学风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