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哲学

作品数:43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叶树勋陈代波丁四新郭美华朱小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哲学史》《学术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孟子哲学中的“听”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152-153,共2页伍龙 
孟子注重“听”的意义和价值。《孟子》中关于“听”的论述,涉及个体修身与政治治理。既可理解为认知意义上的“听闻”,也可理解为政治实践中的“听从”“服从”,或“听取”等。从关联个体修身的角度出发,“听”在成就理想人格的过程中。
关键词:认知意义 孟子哲学 修身 理想人格 《孟子》 意义和价值 理解 
从“有同听焉”到“闻而知之”——论孟子哲学中的“听”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40-48,共9页伍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听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2FZXB020)阶段性成果。
立足于一般经验性的“听”,孟子认为个体在“听”上有“同听”的趋向,节制对某些“声”的偏爱,个体得以通由“听”培塑自身德性。“听”同时与国家治理相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成为了制定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君主归正“听...
关键词:孟子    
孟子哲学是对子思子哲学的深化与发展——兼论子思子哲学及“慎独”与孔子的关系被引量:3
《孔学堂》2023年第2期35-44,I0036-I0045,共20页丁四新 Zhu Yuan(译)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06)阶段性成果。
子思子哲学是先秦儒家哲学的重要阶段。竹书《五行》以成德为主题,并在德之行的基础上子思子区分了“五行和”与“四行和”的两种道德境界,指明“为一”“慎独”是君子“为德”“为善”的工夫。孟子反省、深化和发展了《五行》思想,他...
关键词:孟子 子思子 五行 四行 慎独 郭店简 
行动中的如实呈现——孟子哲学中“诚”的意义新探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22年第12期48-57,共10页李志鹏 
“诚”是孟子哲学的重要观念,历来都较受关注。以往多解其为道德本体或精神境界,这在深化对孟子思想理解的同时,也容易淡化“诚”的行动意味。“诚”指的是在道德行动中如实呈现的自身德性,孟子通过“诚”观念挺立人的能动性。孟子对“...
关键词:孟子  行动 德性 如实呈现 
不为有为 言近守约--孟子智慧对应急管理思维的启示(十一)
《广东安全生产》2022年第11期60-61,共2页宏石轩 
很多专家认为,孟子哲学有着平民哲学的烙印,因此相对地比较讲求实用,具有一些方法论的内涵。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一次演讲中说,他在读中学时曾利用一个假期背下了《孟子》。有些内容当时不懂,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加深,慢慢地都懂了,并且对...
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孟子哲学 杨振宁 科学研究 应急管理 方法论 《孟子》 
孟子民本思想的精神特质
《半月选读》2022年第22期60-61,共2页姜泽一方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尽心章句》中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对于君主来说最重要的宝物就是土地、人民和政事了,若只将珠宝当作宝贝则必然会遭受灾祸。由此提出人民的...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民贵君轻 仁者爱人 精神特质 孟子哲学 和谐统一 民本思想 社会动荡 
孟子哲学思维特质的例证性考察被引量:1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8-33,共6页张强 白照杰 
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国家级)(dcx20210033)。
思维方式在先秦思想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从整体上看,孟子哲学思想的思维特质体现在比类推理、历史诠释与想象构造三种方法中。这三种方法的使用,始终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同时以理性的方式存在。比类推理旨在将具体而个别的事物统分整合,...
关键词:孟子 理性 思维特质 意义图景 
人可尧舜 仁义之师——孟子智慧对应急管理思维的启示(五)
《广东安全生产》2022年第5期62-63,共2页宏石轩 
孟子哲学作为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之一自然也是仁政。但至于什么是“仁”?孟子却有独到而周密的解释,他认为就是“人心”《孟子》-书作了这样的概括:第一是亲民,统治者要“与民同乐”;第二是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关键词:民为贵 孟子哲学 与民同乐 应急管理 
面向善的存在:孟子哲学中的为“思”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1年第11期109-115,共7页王开元 
“思”在孟子建构其人性论体系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在认识论层面,,“思”是一种对自身道德意识的回忆性反思,这种反思以当下情境为前提;在工夫论层面,“思”是自身善端得以呈现过程中的推想与想象,并为推恩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道德动机...
关键词: 反思 推想 道德主体 
赵岐《孟子章句》对孟子哲学的诠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41-46,共6页钮则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唐孟子思想解释史研究”(18AZX001);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羊城青年学人课题“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岭南文化的演进提升路径研究”(2021GZQN19)。
赵岐《孟子章句》是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汉代《孟子》古注,其对《孟子》的诠释遍及心性论哲学、王道政治学、实践伦理学等方面。在心性论方面,受汉儒"性善情恶论"的影响,赵岐不仅肯认人具有天赋的善性,还认为人天生具有可能流于不善的"...
关键词:赵岐 《孟子章句》 孟子 性善论 仁政说 士人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