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

作品数:43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薛其林左玉河安学勇陈峰李来容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书城》《文艺理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雄与暴君:民国时期的朱元璋形象书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2-79,86,共9页段锦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明清史书中始终存在两种形象:一是千古圣君,二是残忍的暴君。步入近代以后,二者被注入新的活力。因其驱逐胡元、光复河山被民族主义者塑造成民族英雄,因其残暴统治、专制独裁而被求共和申民权者视为...
关键词:朱元璋形象 民族英雄 民国学术 
华东师范大学王锐副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王锐,1987年生于广西南宁,祖籍河北秦皇岛,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政治史等研究,长期关注章太炎的生平与思想。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文明等级论’在近代...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政治史 历史学系 河北秦皇岛 中国近现代 民国学术 章太炎 王锐 
“革命学术”与“学术革命”:共和国初期人文学术转型的双重解读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22年第3期36-43,共8页陈峰 董彩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项目编号: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共和国学术一方面承续1949年之前延安时期的“战时学术”,具有高度革命化、政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具有走出“战时学术”,走向正规、回归常态的动力和诉求。共和国学术对民国学术的取代是一场革命,前者对后者的批判改造有其巨大合理性...
关键词:共和国学术 民国学术 学术革命 学术转型 
“革命学术”与“学术革命”:共和国初期人文学术转型的双重解读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12-19,共8页陈峰 董彩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项目编号: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共和国学术一方面承续1949年之前延安时期的“战时学术”,具有高度革命化、政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具有走出“战时学术”,走向正规、回归常态的动力和诉求。共和国学术对民国学术的取代是一场革命,前者对后者的批判改造有其巨大合理性...
关键词:共和国学术 民国学术 学术革命 学术转型 
是“学者”,还是“士人”?——章学诚在民国时期研究中的两种形象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年第2期233-248,共16页况明祺 
民国时期,章学诚研究成为一门显学。在民国学人笔下,章学诚表现为两种有所区别的人物形象——近代意义上的“学者”形象与传统意义下的“士人”形象。近代意义上的“学者”形象源于民国学人援西释中的研究取向,彰显的是章学诚在史学领...
关键词:章学诚 民国学术 学者 士人 
传统史书的近代命运:《清实录》整理研究的民国分途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8-28,共11页谢贵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史学与近代学术转型研究”(16JJD770037)的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在整理、研究被“新史学”视为“帝王家谱”的实录旧籍时,不同的人秉持了不同的立场,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进路。清朝遗老在续修光绪、宣统二朝实录和应用《清实录》史料编纂《清史稿》时,仍然抱持陈腐的“封建主义”立场;日本与...
关键词:《清实录》 民国学术 路径 史学转型 
“发现边疆”的重要学术机构的“再发现”——评周蜀蓉著《发现边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03-206,共4页汪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清季民国时期羌地汉人社会生活与族群互动研究”(17YJC850017);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2018年度规划项目“成都华西坝边疆学术史”(CLWX-18YB005)的阶段成果。
历史研究应当以人为主体,如钱穆所言:“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副。非有人生,何来人事?”①学术史研究更应如此。学术史应该是学术的历史,其主体,不仅要有学术,更应有学人;学术史离不开具体的学术文本,更当回到“学术”的产生...
关键词:学术史研究 学术机构 学术文本 民国学术 边疆研究 人事 
苦难与风华 读陈寅恪先生
《吉林人大》2020年第10期48-49,共2页张铭 
关于先生,我觉得现在的媒体介绍的不是说得太少,而是说得太多太杂。总是不能清晰地再现和概括先生的一生,更不能深入地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然而将先生所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视为一种民国学术的风骨与标杆,乃是当下学术界和...
关键词:清华国学研究院 民国学术 陈寅恪先生 清华大学 内心世界 思想界 
多维度视阈下的民国学术发展被引量:7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4-23,共20页欧阳哲生 左玉河 阎书钦 李帆 郑大华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中国仿效西方建立起一套现代意义上的学术体制,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门类和学科体系,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想,出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近年来,人们...
关键词:学术体制 学术自由 民国学者 民国学术 内外原因 学术成就 多维度审视 学科体系 
《申报》有关陈寅恪报道与其学术地位及公众形象演变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19年第5期66-80,共15页刘克敌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通过民国年间《申报》上有关“陈寅恪”及其学术研究方面相关报道的评述,可以管窥以陈寅恪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大师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了解其学术地位及公众形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关键词:陈寅恪 《申报》 民国学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