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救济

作品数:251被引量:81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辛帅戚道孟刘秋妹李挚萍沈强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投保机构代表人诉讼知多少
《投资有道》2024年第9期86-87,共2页 
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由同一或同类违法损害事件而引起的、涉及众多当事人利益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代表人诉讼作为一种民事救济方式,由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推选出诉讼代表人,代表其利益实施诉讼行为,法院作出的最终判决对所有当...
关键词:代表人诉讼 诉讼行为 民事纠纷 民事救济 当事人利益 诉讼代表人 弱势地位 解决路径 
校园欺凌防治的法律制度构建被引量:1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赵琰 
当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校园欺凌立法,缺乏完整的校园欺凌防治的法律制度,这就导致校园欺凌无法得到及时的预警和介入,受害人在获得救济方面也面临较大的法律障碍,无法顺利修复损害。同时,施暴者往往因为年龄的问题,被排除在违法犯罪的刑责...
关键词:校园欺凌 预警制度 民事救济 惩罚教育 
侵权抑或不当得利:个人信息泄露的民事救济路径之辨被引量: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36-149,共14页谢迪扬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创新研究”(18ZDA1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研究”(18AFX025);司法部专项任务课题“产业链重构下涉外技术转让法律机制研究”(21SFB4056)。
在个人信息泄露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国已开始运用不当得利规则救济受害人。传统侵权救济路径下,由于损害认定的争议,受害人往往难获救济;即便引入“风险性损害”,其理论缺陷也会阻碍实践应用,包括压抑个人行为自由、混淆损害发生风险与...
关键词:个人信息 泄露 侵权 不当得利 民事救济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民事救济的实现路径被引量:5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9-81,114,共14页李挚萍 秦萱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民事救济机制研究”(23BFX035)。
国家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传统的财产侵权损害赔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均难以实现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损害的全面救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相较于民法上的...
关键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特殊私权 附带生态价值 生态损害赔偿 环境公共利益 
深度伪造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民事救济
《河南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70-75,共6页马文 杨静怡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民法典》背景下数据权利的刑法保护”(FJ2021BF013);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风险及其刑法防范”(JAS20147)。
司法实践中,深度伪造技术给肖像权保护带来挑战,如认定侵权责任困难、被侵权人举证困难、我国现有的侵权赔偿制度不明确、对个人信息保护存在威胁等。结合我国现有立法关于深度伪造侵犯肖像权的规定,借鉴美国的《深度伪造责任法案》与...
关键词:深度伪造 肖像权 侵权责任 民事救济 
民事救济规范竞争关系的协调
《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3年第8期69-71,共3页李世刚 
一、引言民法对民事权益救济的预设安排通常采“原因进路”。在具体案件中,若某个利益圆满状态被破坏,恰巧又遇到不同的救济路径或日救济规范均可适用之情形,应如何裁判以协调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呢?对此,我国学界重点围绕所谓的“责任竞...
关键词:《民法典》 请求权竞合 民事救济 责任竞合 救济路径 具体案件 权益救济 解释论 
国有土地出让缔约关系的界定路径
《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3年第8期72-74,共3页伏创宇 
2019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首都社会诚信体系法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9FXC015)。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采行公私法二元框架,私法争议属于民事救济的管辖范围,基于行政行为产生的争议则纳人公法救济。为因应现代行政任务的复杂性与发挥法律手段的灵活性,行政机关不再只是依赖传统的高权行为,而是借助私法合同、公法合同...
关键词:民事救济 纠纷解决 国有土地出让 公私法 混合形式 公法救济 管辖范围 缔约关系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分——以《刑事审判参考》第1372号指导案例为中心被引量:7
《法学评论》2023年第4期186-196,共11页陈少青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财产犯罪的财产损失之研究”(项目编号:21CFX02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优秀青年学者人才培育项目“法秩序统一视野下刑民交叉问题的解决路径”(项目编号:21YQ08)的阶段性成果。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分主要存在两种路径:其一,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核心,实质限定诈骗罪的成立范围;其二,以民事救济可能性为标准,确定民事调整的有效范围。两种路径之间具有共通性,现有规定列举的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均指向被害人...
关键词:民事欺诈 刑事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民事救济可能性 
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的检视与重构被引量:5
《法商研究》2023年第3期29-42,共14页马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ZD138)
在生态环境风险背景下,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愈发走向“前置化”,以最积极的姿态来满足公众安全保护之需求。虽然这种预防性救济机制的生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但是重构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包括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重...
关键词:生态环境风险 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 预防性救济 补救性救济 
民事救济规范竞争关系的协调被引量:1
《中国法学》2023年第2期246-265,共20页李世刚 
2021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课题“平台经济竞争公平法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SFB1007)的阶段性成果
所谓“责任竞合”/“请求权竞合”议题的本质是民事救济规范竞争关系的协调问题,而非权利构造问题。由此以受害人请求权为中心视角的理论构造会陷入困境,应予检讨。而解决之道当从问题本源出发,由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各司其职、深度合作...
关键词:法条竞合说 请求权竞合 请求权 民事责任 法律职业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