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语言

作品数:175被引量:2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曲彦斌董丽娟谭汝为赵学清孙鸿亮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同数来宝蕴含的民俗文化
《品位·经典》2024年第21期40-42,共3页李耀丽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冈石窟多元文化融合及其价值研究”(2022YY159);山西大同大学科研专项课题“云冈石窟多元文化蕴涵及其发展研究”(2021YGZX18)。
民间说唱即曲艺是当代最贴近生活、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理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大同数来宝便是这样一种方言曲艺。它取材于民俗生活、运用民俗语言、反映民众心理,是一种源于民俗生活反映民俗文化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大同数来宝 民俗语言 民俗内容 民俗心理 
晋式童帽背后的民俗语言——以“帽美如花童年记忆——晋式童帽专题巡展”展品为例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10期138-140,共3页史倩羽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这次“帽美如花童年记忆—晋式童帽专题巡展”指明了方向。童帽作为传统民俗文物的一个门类,集刺绣、银饰等传统工艺于一...
关键词:晋式童帽 民俗 生灵崇拜 
《山鹰》的民俗语言与民俗文化传播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9-72,共4页杨敬宇 蓝卡佳 
202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GZGXRW111)。
民俗语言是传播民俗文化的方式之一,作者通过分析《山鹰》文本的民俗语言,洞悉作品语言承载的地域风情、传递的民俗文化。民俗语言传播语境下,文本中民俗语汇的结构理据、句式选择、文体架构成为独特的传播语言样式,传播厚重的地域民俗...
关键词:《山鹰》民俗语言 民俗文化 文化传播 
民俗文化意蕴研究——以宿迁方言礼仪词汇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17期84-88,共5页于乐妍 陈禹洁 耿禹豪 吉益民 
民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宿迁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独特的方言词汇。为更好地挖掘、整理...
关键词:宿迁方言 礼仪 民俗语言 文化意蕴 传承现状 发展趋势 
民俗语言学视角下广府地区新年“意头”的内涵与意义
《汉字文化》2024年第2期19-21,24,共4页黄秋文 
粤语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广府地区使用粤语来编制出一套套的“意头”说法,在新年中焕发着新光彩。文章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方言中的语音和词汇以及俗语中的行为口彩和交际口彩入手,展现“意...
关键词:民俗语言学 广府地区 新年 “意头” 
从民俗学看“言说”的回归与理论支点
《汉字文化》2023年第22期26-28,共3页张筠 
在民俗学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学界对民俗语言的研究持续深入。本文系统爬梳了民俗语言研究在团队建设、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指出,民俗语言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已经进入了持续推进的创新发展阶段,研究民俗语...
关键词:民俗学 民俗语言 学科发展 
平凉谚语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生活
《文化产业》2023年第25期28-30,共3页那贞婷 
谚语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式和语言艺术,从各方面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经验,是民众生活的文化全息图景。研究和再现平凉谚语对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对了解、研究平凉地区的...
关键词:文化风貌 语言艺术 民俗生活 全息图 地域文化 民众生活 民俗语言 平凉地区 
民俗语言学视角下陕北民歌外译与传播策略探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17期93-95,共3页朱柯嘉 
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民俗语言学视角下陕北民歌外译与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QN0305)。
陕北民歌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瑰宝,融合着乡土精神和思想,体现着地域特色,表达着陕北人民的丰富的情感和多彩的生活。文章对陕北民歌外译过程中的策略进行总结,从认知、语言和文化上尽可能地实现翻译对等,使其既能体现“艺术性”,又能体...
关键词:民俗语言学 陕北民歌 外译 传播 
“语言民俗学”还是“民俗语言学”:术语之别与学科意识
《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第3期8-10,共3页黄涛 
在语言与民俗的交叉研究领域,有两套近似而又有所区别的术语,这让有些相关研究者颇费思量,也让很多读者颇为困惑:是“语言民俗”还是“民俗语言”,是“语言民俗学”还是“民俗语言学”?这两套术语的区别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有两方面因...
关键词:学科意识 语言民俗 语言习惯 民俗语言 术语 语言的发展 交叉研究领域 
外交话语中的民俗语言英译被引量:2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霍跃红 蒋瑞函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政治话语翻译研究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编号19YJA740021)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是融合了政治话语庄严性与民间话语亲切性的多形式话语,庄严性是其语体本身特征,情感表达和交际效果的需要又赋予了其亲切性。民俗语言作为外交话语亲切性的主要载体,其翻译研究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基...
关键词:民俗语言 外交话语 译者行为批评 翻译效度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