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素质

作品数:170被引量:2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凤龙许苏民马平胡晓利闫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咀嚼古诗词里的中医药味道——“经典文化与本草食养全民读本”赏析
《养生月刊》2020年第2期172-176,共5页温长路 
诗词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劳动人民求生存过程中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在艺术领域里的反映,自然也包括与人们健康生活休戚相关的中医药学的内容:"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
关键词:民族心理素质 诗人白居易 中医药学 古诗词 民族性格 
良好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被引量:1
《人民周刊》2017年第10期58-58,共1页刘娟 
一、以“和”为贵,铸就大学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朴实的写照就是“和睦”。“和睦”的理念渗透到民族心理素质中,成为维系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关系的精神支柱和处事习惯,成为一种风俗传统和行为美...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传统社会 家风 民族心理素质 精神支柱 价值观念 理念渗透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与五代作家被引量:5
《长江文艺评论》2016年第3期72-85,共14页王泉根 
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学,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一种成年人写给儿童看的文学(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儿童文学的广阔艺术版图中,也有一些智慧早熟的少年作者写的艺术品,但就儿童文学的整体而言,就儿童文学的经典性、创新性、主流性而...
关键词:作家 儿童观 民族性格 曹文轩 民族心理素质 儿童本位论 童话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探索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
《宁夏人大》2016年第B01期112-113,共2页
隆德县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厚,群众普遍存在“厌讼”和“和为贵”思想,民间调解潜移默化地融合到隆德社会民情和民族心理素质之间,当事人之间尝试和解或暂依靠德高望重者居间调解依然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加之部分村组距...
关键词:矛盾纠纷 纠纷解决 民族心理素质 民间调解 文化底蕴 乡土气息 潜移默化 隆德县 
试谈哈尼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年第21期129-129,共1页李尚新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心理素质最显著的特征。民族性格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特性,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深刻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哈尼族天道人生与文化源流》一文中,白宝玉和王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 哈尼族 民族心理素质 培养 学生 民族性格 文化源流 历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丛书评介
《华夏文化》2015年第3期60-61,共2页韩星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自伏羲、炎、黄、唐虞及夏、商、周三代,下至唐、宋、元、明、清以至今日,浩浩荡荡,川流不息,绵延了五千多年,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也可以叫“筷子文化圈”、“稻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心理素质 丛书 读本 学习出版社 儒家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 评介 
试论民族意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满族研究》2013年第3期4-10,共7页胡琦 都日晨 熊坤新 
本文主要阐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素质的关系,即既不等同也不包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同时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显其主次地位。此外,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并且以图表的形式概括了民族意识与其他...
关键词:民族意识 民族心理素质 民族主义 
回族心理素质对其经济行为的影响
《甘肃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24-26,23,共4页马丽 才让加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长期受地理、人文、习俗、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民族传统观念、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总和。伊斯兰教最初是在唐代初期随来华的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传人中国的,从此大批穆...
关键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回族 经济行为 民族传统观念 伊斯兰教 民族心理素质 社会经济发展 历史条件 
舆情引导要重视“前瞻性传播”
《新闻实践》2011年第5期28-28,共1页金旭东 
3月16日,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的"盛况",超市食盐销售一空,个别商家借机提价,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变成了:"今天,你买盐了吗?"日本核泄漏事件没有引发中国的环境危机,却首先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心理危机。在这场心理危机过后,我...
关键词:传播方式 舆情引导 食盐销售 民族心理素质 信息发布制度 环境危机 心理危机 中国民众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性研究
《内蒙古艺术》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王玉屏 
站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视野下研究草原文化,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产生出无法估量的时代活力。我们所熟知的草原文化其实也就是土生土长在草原,
关键词:草原文化 民族性格 民族心理素质 文化修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