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

作品数:978被引量:66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景盛秦进才马贞卢伟刘锋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安县明道小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程颢
《少儿国学》2025年第7期36-37,共2页张德付 
虽说“严师出高徒”,但是做学生的,大概都渴望老师的言语能如春风拂面般温和。北宋儒者朱光庭到汝州拜见明道先生程颢(hào),明道先生讲学有耐心且动听,他听得如痴如醉,一个多月后才回去,对人说道:“我简直是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啊!”“...
关键词:程颢 严师出高徒 明道 春风拂面 儒者 北宋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辨
《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5,共5页董金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董仲舒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ZD202125)。
董仲舒虽然确实讲过“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但此乃劝谏所事骄纵之主江都易王的言论,难免矫枉而过正,不宜视为其对义利观的定论。从《春秋繁露》董仲舒的多则言论判定,董仲舒的义利观为兼重义利,惟义大于利,固然推...
关键词:董仲舒 义利观 正谊明道 利可均布 轻繇薄敛 推爱 
“立标以明道”:张载的理本论及其张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张传海 
张载重气,程、朱对此屡有微词。现代学者因此将张载理学归为气本论,认为与程朱理本论有根本不同。这或有过度解读之嫌,既没能照顾到程、朱批评的微妙之处,也无法照应张载学说自身存在的张力。二程“立标以明道”一语,既从“明道”的角...
关键词:张载 立标 明道 理本论 
清儒论“伪儒”的三重考量被引量:1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4年第3期130-139,160,共11页林存阳 罗刚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项目批号:22JD034)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编号:DF2023ZD16)。
清儒从“学道”与“事功”的考量出发,努力辨别“真儒”与“伪儒”,主张“真儒”以“明道”为安身立命之所,以“明学术、正人心”为目的,以“经世致用”为现实考量。清儒对“伪儒”的批判与对“真儒”的追求彰显了清代儒者对正统儒学的...
关键词:伪儒 明道 学术 经世致用 
明道与立制:论荀子制度伦理观及其思想史意蕴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34-43,共10页郭敬东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21D199)阶段性成果。
战国时期,荀子在承继孔子礼治思想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思考国家治理问题。在制度构建的基础方面,他将道视为制度构建的形上学依据,主张施政者在建章立制时应遵循政治治理的内在规律。在制度设计的架构方面,他在肯定周制内在治理精神的...
关键词:明道 立制 荀子 制度 伦理 
真伪之辨:儒者形象的一种历史考察
《朱子学研究》2024年第1期327-344,共18页罗刚 林存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资助,编号DF2023ZD16
“伪儒”问题的讨论,是对偏离“儒品”“儒行”现象的一种反思和针砭,肇端于孔子所论“君子儒”与“小人儒”之别,经后世学人的不断分梳和剖判,彰显了儒者“明道”与“传道”的治学追求,以及通过探求圣人立言的原始涵义,从而回归传统儒...
关键词:伪儒 真儒 明道 儒行 
“入德之门”的工夫论域——《朱熹四书学思想研究》评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王玉平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倾一生心血而成的“四书”,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求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与明道求理的学术风气之中,如何使儒学在发挥“治国”功效的同时兼具“治身”“治心”功能,成为宋初士大夫们的求索方向。...
关键词:学术风气 南宋理学 修己治人 家国天下 行为准则 书学思想 朱熹 明道 
《老子》光之喻的道论和心学意涵
《江汉论坛》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夏世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
老子一以贯之地以光及其引起的明暗现象作为人心之知的能力的譬喻,既用“明道若昧”“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等来描摹混一不二的道体,又用“和其光”“用其光,复归其明”“光而不耀”等来指示去“知”与“故”的修道方法,还用“幽兮冥兮...
关键词:老子 明道若昧 和其光 光而不耀 愚人之心 
清儒礼学研究中的“礼意”追求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林存阳 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20&ZD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22JD034)。
在礼学的发展过程中,“礼意”受到治礼者的重视。“礼意”源自“礼义”,可看作是对“礼”的义理或意蕴的诠释。作为记载礼学内容的“礼文”经层累的构建而愈密,“礼意”经层累的构建而愈精。历代的礼学研究均注重寻求“礼意”,也关注到...
关键词:清儒 礼学 礼意 礼义 通经明道 以礼经世 
董仲舒正谊明道的思想影响初探
《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0-30,共21页秦进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
正谊明道,是董仲舒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来,学者以正谊明道解释《周易》《春秋》、诸子等思想,阐释其内容,发掘其意义,追根溯源,古今融通,体现出正谊明道继往开来的地位与影响。以正谊明道与义利观、治学、道德、佛教、报应...
关键词:董仲舒 正谊明道 义利观 《周易》 《春秋》 诸子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