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

作品数:696被引量:34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晓懿王清标连劭名杨旸黄盛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庙堂铭刻到日常书写 秦楚墨迹里的书法本源
《国家人文历史》2025年第6期120-127,共8页刘瀛璐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中,1155枚沉睡了2000多年的竹简被考古工作者温柔唤醒,斑驳墨迹不仅将《秦律十八种》的法治精神娓娓道来,也将大秦帝国最真实的书写状态呈现给今人。在此之前,学界研究秦汉书法只能寻迹碑刻拓片,“...
关键词:日常书写 考古工作者 法治精神 书不尽言 大秦帝国 睡虎地 墨迹 
铭刻经典·朱熹《春日》
《书法》2025年第2期146-147,共2页
魏晓伟创作札记。“胜日寻芳泗水滨”出自朱熹所作《春日》。全诗从字面上看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是借“寻芳泗水”的景,表达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希冀,是一首哲理诗。这方《胜日寻芳泗水滨》的创作,我用的是古玺中圆形的形...
关键词:哲理诗 圣人之道 《春日》 朱熹 泗水 胜日 最大限度 创作札记 
铭刻经典·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书法》2025年第1期148-149,共2页田硕 周传印 王润泽 左承祎 
田硕创作札记。当下汉印创作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大家高呼“印宗秦汉”,一方面又仅把汉印作为入门的范本,在各大展览中早已难觅汉印的踪迹,在崇尚“大写意”的今天,汉印似乎被认为是“不够写意”的。但在笔者看来,在汉印端庄的表...
关键词:汉印 写意精神 大写意 创作札记 印宗秦汉 张十八 
印学的拓化——关于铭刻学的思考
《西泠艺丛》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朱中原 
关于铭刻学,我此前有所关注,但一直未能形诸文字,主要是思考不很成熟,且亦非一两篇文字所能廓清。故本文所述,亦只能称思考,而非体系性建构。盖学力不逮,体系性建构非我所能也。铭刻学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金石学、印学(篆刻学)、碑学、碑...
关键词:篆刻学 碑学 印学 形诸文字 金石学 新提法 铭刻 
铭刻经典·杜耒《寒夜》
《书法》2024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杨伟林创作札记余刻此印,借鉴汉白文多字印的排列布局。“寒夜客来茶当酒”七字,分三行排列,章法呈“二三二”的布局方式。两个字为一排的时候,字形略微拉伸,而三个字为一排时,则字形略有压缩。如此一来,字里行间错落有致,整个印面也疏...
关键词:布局方式 创作札记 《寒夜》 字形 
铭刻: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时代报告》2024年第12期35-39,共5页曹伦平 
引子“在今后的公安工作中,不只是警卫工作,我都以华老的题词要求自己,铭刻于心,用行动践行誓言!”1980年5月,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江苏镇江作“优选法”学术报告。抵镇江后,江苏省公安厅警卫处负责同志征求华老意见:“到了镇江,饮食起居...
关键词:江苏省公安厅 公安工作 数学家华罗庚 江苏镇江 警卫工作 优选法 为人民服务 学术报告 
小竹竿铭刻5000多里支前路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4年第12期14-15,共2页方闻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往事亦如——这样的歌,有时激越,有时低沉;有时令人振奋,有时令人扼腕;有时让人一次次忆起,有时又让人不忍回想……纬人的经历令人景仰,而平凡人的人生则让我们感到亲切。
关键词:岁月如歌 令人 平凡人 
铭刻上海印记的秦山一期核电站
《上海集邮》2024年第11期26-26,共1页吴天明 
1990年6月30日,T152《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三组)》邮票发行,-4是“秦山核电站”(图1)。票图呈现了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场景,巍峨的反应堆矗立在钱塘江畔,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秦山一期核电站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分核岛和常规岛两大...
关键词:秦山核电站 常规岛 核岛 压力壳 钱塘江畔 威武雄壮 燃料包壳 安全壳 
铭刻经典·卢梅坡《雪梅·其二》
《书法》2024年第11期146-147,共2页卢梅坡 
陈伯舸创作札记明代苏宣曾云:“始于临摹,终于变化,变者愈变,化者愈化。”多年来,我一直在其中参悟。为探得其妙意、领悟此语的奥旨,唯有老老实实临习古人留下的文字遗珍,以期在古印、封泥、砖瓦、碑版之中汲取营养。秦汉魏晋、南北诸朝...
关键词:审美自觉 古代经典 有益元素 艺术作品 秦汉魏晋 艺术精华 汲取营养 
以国家任务带学科 抢占地理资源科技制高点 把科研成果铭刻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年第10期1727-1736,共10页孙福宝 王生林 姜鲁光 
中国科学院学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支撑任务(2024-XBZC-02)。
中国科学院成立伊始,便对地理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高度重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坚守立所之本——任务带动学科,为国家发展服务;始终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
关键词:地理资源所 任务带学科 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制高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