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鸣乐器

作品数:45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谢万章张欢石金兰格多韩宝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音乐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艺术评鉴》更多>>
相关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聆听“音乐”——乐器发声之谜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8期76-77,共2页任锦烨 
演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往往需要许多乐器的配合,可能有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笛、箫、古筝,也可能有西方的钢琴、小提琴。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乐器为什么可以和谐地演奏出一首首优美的乐曲呢?现代分类法把乐器归纳为五大类:体鸣乐器、膜鸣...
关键词:膜鸣乐器 体鸣乐器 弦鸣乐器 电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 小提琴 
论膜鸣乐器与表演空间的声学特性关系--以塔布拉鼓为例
《黄河之声》2021年第20期140-142,共3页石宇加 
本文以塔布拉鼓为例,通过对其振动形态、音质特点、演奏形式、表演场合的分析研究,探讨适合本乐器表演环境以及充分展现乐器特点的空间特性,基于空间音乐声学的原理以及室内音质设计原则得出,塔布拉鼓最佳表演环境的几何特点、混响特点...
关键词:膜鸣乐器 塔布拉鼓 空间音乐声学 表演空间 声学品质 
蜂鼓
《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25-25,共1页赵岚 
因鼓腰形似蜂腰而得名蜂鼓,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的膜鸣乐器。其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称岳鼓,瑶族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杖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专门鼓点,多与小锣...
关键词:膜鸣乐器 蜂鼓 师公舞 毛南族 壮族八音 师公戏 主奏乐器 打击乐器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的膜鸣乐器研究
《艺术评鉴》2019年第17期22-23,共2页吴璇 
2018年度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龙门石窟音乐图像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开发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21023109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基于“丝绸之路”石窟乐舞图像的中原文化传播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B3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图像,音乐图像中现存的可辨识乐器有18种类型,其中膜鸣乐器主要有细腰鼓、粗腰鼓、杖鼓、鸡娄鼓。这些音乐图像是当时乐器形制和结构的真实呈现,既有中原特征,又有西域风格,体现了丝绸沿线...
关键词:龙门石窟 音乐图像 膜鸣乐器 
音乐百事通 你所不知道的奇妙乐器(三十)
《琴童》2019年第6期28-29,共2页郭羽佳 
世界有上千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形形色色代表性的文化特色,比如语言、文字或音乐。其中音乐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生活特征,人们在劳作时歌唱,在节日中跳舞,这些不同场景的音乐被充分表现,乐器的存在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本期介绍的两种民...
关键词:象脚鼓 膜鸣乐器 布朗族 
丝绸之路上的膜鸣乐器——纳格拉(下)
《乐器》2018年第10期22-25,共4页周菁葆 
(接上期)公元832年,第37位哈里发穆耳台绥木从中亚招蓦了一支由突厥人组成的禁卫军。这些突厥人自九世纪就开始干予国事。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中,穆克台菲和穆格台迪尔的母亲都是突厥人,在阿拉伯哈里发中享有最高权力。从此在阿拉伯特...
关键词:丝绸之路 乐器 阿拉伯  
丝绸之路上的膜鸣乐器——纳格拉(中)
《乐器》2018年第9期28-30,共3页周菁葆 
《羯鼓录》曰:“状如漆桶,下以小牙床乘之。击用两杖,其声焦杀鸣烈,尤宜促曲急破,作战杖连碎之声,又宜高楼晚景。明月清风,破空透远,特异众乐。杖用黄檀狗骨花楸等木,须至干紧绝湿气,而复柔腻:干取发越响亮,腻取战裹健举。
关键词:丝绸之路 乐器  
丝绸之路上的膜鸣乐器——纳格拉(上)
《乐器》2018年第8期23-25,共3页周菁葆 
一、纳格拉(Nagela)的考证纳格拉(Nagela)是一种碗形的单面鼓,革面直径约为20厘米到30厘米,原则上两个并列,用两槌敲击。在伊斯兰世界广泛使用,且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纳格加雷(Nagare)、纳卡拉(Nalgarat)、纳卡里亚(Naganiia...
关键词:丝绸之路 乐器 伊斯兰世界  单面 
音乐百事通 你所不知道的奇妙乐器(十八)
《琴童》2018年第6期28-30,共3页郭羽佳 
大家好,在本期乐器之旅开始前,首先为大家介绍什么叫"膜鸣乐器"。膜鸣乐器是以紧绷的膜或者皮通过敲击、振动而发声的一大类乐器。膜鸣乐器分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我们熟知的鼓。鼓的历史悠久,大约早在四千年前就存...
关键词:膜鸣乐器 音乐 制作材料 伴奏乐器 18世纪 管弦乐队 多民族 发声 
从生态学视角看乐器味道的演变被引量:5
《人民音乐》2017年第4期70-71,共2页韩宝强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电视片让世人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启发了笔者借用“味道”来讨论乐器音色多样化问题。人们经常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乐器(包括嗓音)的声音:“甜美的歌声”“醇厚的嗓音”“清脆的竹笛”“火辣的唢呐...
关键词:竹笛 中华饮食文化 乐器学 吹管乐器 生态环境 民族音乐学 巴拉曼 膜鸣乐器 乌德 发声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