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

作品数:105被引量:89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翦知湣杨楚鹏宋友桂刘耕年邹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风区末次冰期以来昭苏黄土剖面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
《地球环境学报》2014年第2期56-66,共11页李传想 宋友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66;412902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13CB955904)
通过对新疆伊犁昭苏黄土剖面微量元素和粒度的测定分析,并与黄土高原黄土进行对比,揭示了西风区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古气候意义。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黄土除Sr和Cr元素出现富集外,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与黄土...
关键词:西风区 伊犁黄土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古环境 
低纬西太平洋末次冰期以来海洋孢粉记录对海平面变化的不同响应被引量:13
《第四纪研究》2012年第6期1078-1086,共9页边叶萍 李家彪 翦知湣 初凤友 翁成郁 Kuhnt Wolfga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1028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604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7CB411700);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1333)共同资助
通过对菲律宾南部MD06-3075和婆罗洲东北部MD98-2178两个深海钻孔的孢粉分析,结合氧同位素记录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已有的孢粉记录,得到末次冰期研究区域海洋孢粉中的红树林花粉和蕨类孢子含量比间冰期时要低,特别是在末次冰盛期。这可能...
关键词:西太平洋 海平面变化 海洋孢粉 红树林 蕨类孢子 
末次冰期以来全球陆地植被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时空变化基本特征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被引量:18
《科学通报》2012年第18期1633-1645,共13页饶志国 陈发虎 张晓 许元斌 薛骞 张平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55;4117109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0-1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68)资助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而言,温度还是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不同的...
关键词:C3/C4植物 全球 末次冰期以来 驱动因素 温度 
新疆伊犁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2
《新疆地质》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李传想 宋友桂 王乐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66;409722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10CB833406)联合资助
通过对新疆伊犁波马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常量、微量元素及相关参数分析研究,讨论末次冰期以来伊犁黄土常量元素分异规律及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伊犁波马剖面S1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常量元素含量均呈现出SiO2>Al2O3>CaO>Fe2O3>MgO>K2O...
关键词:伊犁盆地 末次冰期以来 黄土和古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古环境 
中亚昭苏黄土剖面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历史被引量:26
《沉积学报》2011年第6期1170-1179,共10页李传想 宋友桂 千琳勃 王乐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2166;409722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编号:2010CB833406)资助
对处于西风区的中亚昭苏黄土进行了粒度分析,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粒度分析表明,昭苏黄土粉砂粒级含量最高,平均含量接近78%,黏土粒级次之,砂粒含量最低,具有典型的风尘堆积特征。剖面粒径>63μm含量变化能与格陵兰...
关键词:昭苏剖面 黄土粒度 末次冰期 中亚 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以来格尔木河填充-切割及驱动机制初探被引量:26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2期347-359,共13页陈艺鑫 李英奎 张跃 张梅 张敬春 易朝路 刘耕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571014和40971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kt(973项目)(批准号:2005CB422001)资助
格尔木河水系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较大的内陆水系,它发源于东昆仑山主脊,由南向北流经于昆仑山间,最终流入柴达木盆地中的达布逊盐湖。格尔木河水系河谷地貌和沉积,尤其是晚第四纪以来发育的阶地系列是本区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信...
关键词:青藏高原 格尔木河水系 河流阶地 气候变化 构造运动 填充-切割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海区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的地层学意义被引量:3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4期313-322,共10页李保华 王晓燕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815902)资助
西北太平洋尤其是中国海区末次冰期旋回中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研究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古海洋学内容之一。作者综合分析了中国及邻近海区具有可靠测年地层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中P.obliquiloculata含量变化,探讨...
关键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低值事件 末次冰期旋回 地层对比 古环境 东海 南海 
西菲律宾海末次冰期以来的浊流沉积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9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6期1078-1085,共8页党皓文 翦知湣 Franck assinot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7CB815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21063);大洋协会“十一五”课题(批准号:DY115-01-2-3)资助
菲律宾海西部吕宋岛岸外MD98-2188钻孔揭示末次冰期以来发生过数次浊流沉积事件。研究发现浊流沉积层具有密度高、颜色亮度大等物理特征,含有较多粗沉积组分和翼足类化石碎片,说明其来源于浅海沉积物。本文运用AMS ^(14)C测年和浮游有...
关键词:浊流沉积 海平面波动 快速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 西菲律宾海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被引量: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第4期85-91,共7页王良 刘传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2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2007CB815901);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621063)
对南海南部MD05-2896柱状样22.8kaBP以来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和颗石藻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转换函数、特定有孔虫属种含量及比值和颗石藻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等探讨了南海南部海水表层温度、上部水体结构、初级生产力...
关键词:颗石藻 浮游有孔虫 海水表层温度 海水上层结构 初级生产力 南海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物源及古环境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17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3期407-413,共7页周斌 郑洪波 杨文光 李丽 王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7CB815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21063);科技部"中荷科技联盟"项目(批准号:2004CB720506);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60400676)共同资助
摘要文章在AMS^14C定年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海北部MD05—2905钻孔(20°08.17’N,117°21.61’E)末次冰期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时间序列,利用其中的正构烷烃、甾醇和烯酮等有机分子标志物对南海北坡25ka以来沉积物物源、气候环境变...
关键词:南海北部 有机分子标记物 物源 海平面 古气候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