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作品数:1314被引量:35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柏俊才陈治勇聂永华王文倩刘玉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朝民歌《木兰诗》多义主题解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30期91-92,共2页付晓娟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并称为“乐府双璧”,讲述了闺中女子花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并最终衣锦还乡的故事,展现了多个不同意义层面的主题。其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质素,是当前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取之不...
关键词:《木兰诗》 多义主题 研究综述 人物形象 
在《木兰诗》中教育学生感恩,爱国
《电子乐园》2018年第7期112-112,共1页李倩云 
在八年级的语文教育中有《木兰诗》这么一篇爱国课文。花木兰的爱国精神在这一篇的课文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教师在培养学 生的爱国情感和感恩教育时可以采取这一篇课文的引入,让学生深刻的领悟花木兰这一个人的人物个性,从中获得教育的启...
关键词:融入 有才有德 优良品质 教育 
魅力诗词感动生活
《华夏教师》2016年第2期51-51,共1页张艳婷 
当一个人从"咿呀"学语的那一刻起,语言就成为了其生活的一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生动和最具表现力的语种,而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就了一批批文人骚客,从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古往今来,作为华夏瑰宝的汉...
关键词:汉语文字 文人骚客 人从 学语 朱门酒肉臭 《木兰诗》 思乡之情 女词人 骨片 我不知道 
再婚
《岁月(原创)》2014年第8期35-38,共4页刘黎莹 
她和他恋爱的时间不长,便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回想起来,也许只有一个月,也许还不到一个月,总之后来她曾无数次地回想,想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她和他到底是恋爱了多久?世上的事真的很怪的,有时你越是想弄清越是弄不清。弄不清就弄不清吧...
关键词:报纸广告 手机卡 一遍遍 木兰诗 一笑而过 风风光光 工作调动 祝福语 时学 二人世界 
拽住妈妈衣襟
《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拽者,拉与牵引,看似孩子自己伸手拉着,其实是母亲巧妙的扶将。《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生命便是彼此的带领与扶助,隔代的扶将最具温情。文中我幼时拽着妈妈的衣襟,及至她老了,我不失时机地扶一把,母子之爱,就这...
关键词:妈妈 《木兰诗》 孩子 
《木兰诗》应该是蒙古族古代民歌被引量:2
《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77-82,125,共7页张雯虹 孙文采 
本文从时代背景、地名、民俗、语言等四个方面考证出《木兰诗》是蒙古族古代民歌.
关键词:木兰 可汗 黑山 关山 民俗 柔然 蒙古 
魏晋南北朝妇女从军考被引量:4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99-105,共7页张承宗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世兵制长期存在。妇女随夫服役,成为女兵。她们或直接参战,搏击沙场;或守卫屯营,修筑城防;或宿卫后宫,担任仪仗;或参加军屯,生产军粮;或服各种杂役,修理战具。妇女在军事上的地位与作用,比秦汉时期显得更为重...
关键词:妇女 从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间文学作品 地位与作用 《木兰诗》 长期存在 秦汉时期 北朝民歌 民间传说 军事活动 故事 英雄 
析《木兰诗》中的两个多音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123-123,共1页文洁民 
《木兰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的作了注音,有的未作注音。如木兰回家后的一段: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裳”与“行”均未注音、...
关键词:《木兰诗》 “行” 古代汉语 初中语文课本 现代汉语 多音字 行伍 作时 军队 戎行 
悲剧意识与中国古代忠孝观——以《木兰诗》为例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27-27,共1页王之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其鲜明的悲剧意识。这里所谓的“悲剧意识”,就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英雄豪杰、平民百姓,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都为君为国为家,牺牲个体价值为修身标准,从而使个体的思想意识、...
关键词:忠孝观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 悲剧意识 平民 中国古代社会 文人士大夫 木兰诗 个体价值 
两个“郭”字,同一意思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94-94,共1页于皿 
一九九○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语义》第一册中收了孟浩然的《过故庄》诗。该诗一联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编者注:“郭,城”。又该套教材等二工册的《木兰诗》中有“爷娘闻女...
关键词:《木兰诗》 孟浩 郭外 二工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九 孟于 三年 公孙丑 女扮男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