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作品数:1365被引量:61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红军林玮高舒江玉祥周晨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赣东北木偶戏音乐探析
《上海戏剧》2014年第12期58-60,共3页汪晓万 陈晓芳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赣东北木偶戏音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YS1028)
赣东北地区是古饶州府、广信府所在地,位于赣、皖、浙、闽四省交界之处,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为此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宋元以来,这里成为南戏走向西南内陆的必经之地,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就是南戏流传到这里...
关键词:赣东北地区 木偶戏 音乐 经济与文化 交通便利 明代戏曲 文化交融 戏曲文化 
江西兴国县木偶戏田野调查报告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汪晓万 汪继南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弋阳腔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系列成果之一(编号09YGA760028)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辖区,是一个纯客家人的聚居县,因而客家文化最为典型。兴国县历史悠久,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里璀璨的民间文化,兴国的客家文化积淀极为...
关键词:兴国县 木偶戏 江西省 田野调查 民间文化 客家文化 文化积淀 客家人 
海派木偶漫谈
《上海戏剧》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钟晓婷 
上海是较早引进木偶剧种的地区,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上海的扁担木偶戏,在崇明广为流行,艺人舞刀弄枪、腾挪跌打,十个指头忙得不亦乐乎。上世纪20年代,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先后进入上海,剧目题材极广,演出遍及民间游乐场和剧场舞...
关键词:木偶戏 海派 多样化发展 嘉庆年间 提线木偶 30年代 50年代 上海 
美,就在你我心间——记木偶剧《拇指姑娘和青蛙王子》
《上海戏剧》2007年第2期30-30,共1页宋慈辉 
“小朋友,你看过木偶戏吗?” “没有呀!木偶戏呆呆的,一点都不好看,我要看奥特曼和网球王子!”
关键词:王子 木偶剧 青蛙 姑娘 拇指 木偶戏 小朋友 奥特曼 
让单人木偶有“海味”
《上海戏剧》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符仲明 
木偶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早在遥远的古代,世界各地就先后出现了木偶的踪迹.中国是木偶戏的故乡,商周时代的俑可算是最早的木偶,至今大概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关键词:单人木偶 中国 木偶戏 表演形式 角色配音 形体动作设计 表演手法 艺术构思 戏剧对外交流 
在赵景深先生家读书——关于《中国乡村祭祀研究》的遐想
《上海戏剧》1996年第4期38-39,共2页丁言昭 
太阳裸露着身体,以最大的热情照耀着大地,在热气的包围之中,我飞身上车,自行车轮胎在溶化了的柏油马路上滚动着,向着赵景深先生的家奔去。 进了赵家。
关键词:中国乡村 赵景深 木偶戏 原始宗教 自行车轮胎 提线木偶 柏油马路 艺术特征 娱人 娱神 
台湾北部地区的布袋木偶戏
《上海戏剧》1990年第3期33-34,共2页丁言昭 
胡须全·猫婆·福仙清代中、末叶,活跃在台湾北部地区的有“金泉同”的童全,外号胡须全、“龙凤阁”的陈婆,外号猫婆、“解人头”的洪福,外号福仙、“锦花楼”的火生师等。台湾的风俗习惯与大陆相似,每逢迎神赛会,婚丧喜庆,逢年度节,都...
关键词:布袋木偶戏 龙凤阁 北部地区 迎神赛会 木偶剧团 捉放曹 王炎 艺术表演 南管 后场 
上海木偶戏的形成和发展被引量:1
《上海戏剧》1985年第5期44-45,共2页丁言昭 
中国木偶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就现代而言,大致有两种基本归属:一种与中国传统戏保持着很深的渊源,从许多方面体现了传统戏曲的艺术风格;另一种则与外来的话剧、歌舞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上海木偶戏的艺术风格,在较长时间内基本属于第二...
关键词:木偶剧团 传统戏曲 艺术风格 沿海大城市 木偶造型 地方戏曲 兰心大戏院 科学幻想剧 幕表戏 艺术之林 
五光十色的外国木偶戏
《上海戏剧》1983年第4期41-43,共3页钱漱芬 
木偶虽小,可是木偶戏的种类和表演形式却多种多样,十分丰富。国内常见的有杖头、布袋、提线等多种,国外的就更多了。前年我随上海木偶剧团去西、北欧五国——芬兰、丹麦、挪威、比利时、法国访问演出,途经苏联,有机会欣赏到这六个国家...
关键词:木偶剧团 杖头 艺术视野 木偶艺术家 虚拟动作 国家剧院 布娃娃 舞台灯光 话剧舞台 艺术形式 
《中国木偶小史》序
《上海戏剧》1983年第3期34-,共1页赵景深 
中国木偶在我国是怎样发展的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写过完整的历史。孙楷第先生虽然在一九五二年九月写出过《傀儡戏考原》,由上杂出版社作为《中国戏曲理论丛书》之一,但他只写了“汉以后之傀儡戏”和宋元以前的傀儡戏。他对《列子·汤...
关键词:木偶 民间工艺 木偶戏 木偶剧 小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