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喀索斯

作品数:115被引量:5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自敏刘红莉李然钱满素姚文放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上海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游戏玩工的数字精神政治揭橥与纠偏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12期140-151,226,共13页张爱军 张薇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23ZDA086)。
游戏是在与现实交叉或相对的距离半径里勾勒出的开放世界,对玩家具有天然的吸睛性。身份的窄化及异化将玩家锚定为“玩工”。在主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玩工成为开放世界里的“那喀索斯”,难以脱离被掌控的两难角色。借助数字精神政治透...
关键词:游戏玩工 数字精神政治 玩家 那喀索斯 开放世界 
那喀索斯心理现象于生命“变形”的哲思
《艺术市场》2024年第12期80-81,共2页陈姝妍 
基于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概念及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对其精神分析法等理论的理解运用,本文从达利作品《那喀索斯的变形》的神话和心理学背景及画中意象的隐喻逐层分析发现,此作分别呈现了“恶性自恋”心理病症状...
关键词:恶性自恋 变形 潜意识 超现实主义 
那喀索斯的回响——卡拉瓦乔、元绘画与现代性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张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现当代身体艺术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CF178]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聚焦16-17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卡拉瓦乔的名作《那喀索斯》,从围绕作品的基本材料与已有研究出发,结合近年相关艺术展览与最新成果,逐次展开图像考证、文本出处,以至“元绘画”与“元图像”“专注性与剧场性”、精神分析理论、自...
关键词:卡拉瓦乔 那喀索斯 元绘画 元图像 现代性 
《理解媒介》中Narcissus与Nemesis的翻译问题探讨
《青年记者》2023年第20期108-110,共3页孙玮晟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第四篇与第七篇标题中的那喀索斯(Narcissus)与涅墨西斯(Nemesis)作为西方文化中重要的意象,其本身是由喻底所联接的喻体及本体之隐喻整体。当前的简中译本对两节标题的译法选择将本体意译为喻体,从而忽略了本体...
关键词: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那喀索斯 涅墨西斯 
话剧镜像中的女性形象
《艺术家》2023年第5期145-147,共3页尤里 
202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国话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1210)的阶段性成果。
镜子是一个隐喻,它不仅是我们日常所照的实物镜子,还可以是爱情,是一朵花、是恋人的双眸,可以是一个男人甚或是另一个女人。这些都如同那喀索斯凝望的平静湖面,发挥着“镜子”的中介和自反功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关键词:那喀索斯 一朵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女性形象 话剧 镜子 
因光而来的决断——《镜中》阅读札记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敬文东 
也算楔子法国历史学家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奈很有趣但也很认真地断言:当镜子在1650年以后流行于整个欧洲之时,正是每一个欧洲人有机会从镜子中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之际,((1))毕竟只有脸,才堪称自我的表征和自我的镜像。((2))在现代中国...
关键词:那喀索斯 《镜中》 最佳仪器 镜像 萨比娜 镜子 阅读札记 
浅析那喀索斯的“影像”与《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凝视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6期8-11,共4页杜艺格 
一、自我的凝视——自我意识的产生萨特最早提出凝视理论,即他人对我的凝视和我自己所感觉到的被凝视感。拉康认同这个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镜像阶段中他者对主体的形成的作用,提出凝视的本质是不可能之物(他者)对主体的凝视,主体在无...
关键词:那喀索斯 理想自我 《道连·格雷的画像》 镜像阶段 凝视理论 自我理想 自我意识 他者 
那喀索斯式的陶醉——电影《野马分鬃》元电影叙事的自反性表达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1期86-88,共3页程熠卓 
电影《野马分鬃》以介入青春类型的反类型叙事为动力,展示了一场青春离觞,并以此为现实材料,开展了对电影意象本体的追求及电影影像本体的自反注视。这一过程中,元电影叙事呈现出第三记忆的特质,并在影像内部边界处的并置寻找断裂的去...
关键词:《野马分鬃》 元电影 自反性 
隐喻的自我——以保罗·德曼对卢梭《那喀索斯》、《皮格马利翁》的解读为例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22年第1期1-9,共9页张文琦 
在卢梭后期的创作活动中,“自我”问题成为他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德曼对卢梭文本的解读中,自我被解释为一种语言修辞性的产物,带有隐喻的特征。在对剧作《那喀索斯》的解释中,德曼通过分析自我同反身代词之间的差异关系来说明自我的...
关键词:自我 隐喻 修辞 解构 
让-米歇尔·奥塞内尔:那喀索斯的诗政治
《艺术与设计》2021年第9期178-181,共4页陈颖 让-米歇尔·奥塞内尔 
2021年9月,应巴黎小皇宫博物馆(Petit Palais)邀请,法国当代艺术家让-米歇尔·奥塞内尔(Jean-Michel Othoniel)将“接管”其展厅及花园的各个角落,展示超过70件新作。奥塞内尔向来执着于探索可延展性材料,作品往往既具有纪念性,也带着...
关键词:那喀索斯 当代艺术家 公共空间 博物馆 纪念性 创作观念 米歇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