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格雷的画像》

作品数:108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子君乔国强杨芳林小君李政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哥特式唯美主义作品中的画像元素探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0-83,共4页李俊邑 
爱伦·坡的《椭圆形画像》和奥斯卡·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都将画像作为核心元素进行文本叙事。同时,两部小说又同属哥特式唯美主义作品。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画像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艺术效果,探索其在表现哥...
关键词:《椭圆形画像》 《道连·格雷的画像》 画像动机 哥特式唯美主义 
黄源深的翻译美学艺术——以《道连·格雷的画像》的翻译为例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4期97-105,共9页张顺生 丁后银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四川省国别区域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编号ADLY2021-004)的阶段性成果。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其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他唯美主义思潮“为艺术而艺术”在小说方面的代表作。研究表明:黄源深的译著表达了他对翻译原则的理解,展现了他的翻译美学思想。《道连·格雷的画...
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 黄源深译本 翻译美学艺术 
浅析那喀索斯的“影像”与《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凝视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6期8-11,共4页杜艺格 
一、自我的凝视——自我意识的产生萨特最早提出凝视理论,即他人对我的凝视和我自己所感觉到的被凝视感。拉康认同这个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镜像阶段中他者对主体的形成的作用,提出凝视的本质是不可能之物(他者)对主体的凝视,主体在无...
关键词:那喀索斯 理想自我 《道连·格雷的画像》 镜像阶段 凝视理论 自我理想 自我意识 他者 
道连·格雷的画像
《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2期165-165,共1页 黄源深(译)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是位性格单纯的贵族少年,在朋友亨利勋爵的诱导下逐步走向随落。画家霍尔华德为其创作了一幅肖像,道连许愿希望自己永远如画般美貌,甚至不惜付出灵魂的代价...
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 王尔德 道连·格雷 长篇小说 
人生为本,艺术至上——《地狱变》与《道连·格雷的画像》时空叙事之比较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年第11期51-56,共6页贾思敏 祁晓冰 
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与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都有画像情节,都通过静态的画像隐喻动态的人生。两部作品的时空叙事艺术都极为独特,并有相似之处。从时间上看,总体上都采用线性叙事,但故事的发展又都和画像变化同步,通过画像...
关键词:《地狱变》 《道连·格雷的画像》 时空叙事 艺术至上 
道连·格雷之死:一个自恋者的失败疗程
《华章》2021年第10期95-97,共3页唐悦 吕婧宇 
自弗洛伊德以来,精神分析学派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自恋心理产生的缘由。而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正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自恋症患者形象。本文基于赛明顿的“生命给予者”假说,通过文本细读,对道连·格雷的自恋病症发...
关键词:王尔德 《道连·格雷的画像》 自恋 生命给予者 
《道连·格雷的画像》三个中译本修辞格翻译对比分析
《文教资料》2020年第36期12-16,31,共6页古珊珊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作。王尔德的语言精镂细刻、辞采斐然,妙语丽句俯拾皆是。本文从李家真译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黄源深译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和郑晓园、魏文峰译本(花城出版社,20...
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 修辞格 对比分析 
本期人物 黄源深
《当代外语研究》2020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黄源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导、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专著《澳大利亚文学史》《澳大利亚文学简史》《澳大利亚文学论》《黄源深学术研究文集》《对话西风》《译海拾零》和P...
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 澳大利亚文学 《老人与海》 短篇小说选 《我的光辉生涯》 《简·爱》 文学简史 黄源深 
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对《道连·格雷的画像》的解读
《文教资料》2020年第12期28-31,共4页李康杰 郭公民(指导) 
拉康提出自我与主体存在想象性建构。作为主体的自我同一性,体现在与周围主体的差异与相似等种种关系中。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著作《道连·格雷的画像》,通过画像这一镜像符号,体现小说主人公道连·格雷以及作者王尔德本人的主体形象建构...
关键词:拉康 主体 《道连·格雷的画像》 王尔德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的两个中译本看其在中国的接受
《文教资料》2020年第4期35-36,56,共3页张丽娅 
作为王尔德的唯一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深受诸多译者的喜爱,成为译介的重点。笔者审视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的两个中译本,结合接受理论,探讨其在中国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 接受理论 脚注 选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